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 > 第905章 永恒的人性(第3页)

第905章 永恒的人性(第3页)

直到今天,因一粒稻米的归来,它们终于决定现身。

三天后,陈熙做出一项震惊全球的决定。

他在村中小学堂的黑板上写下一行字:“从今日起,停止一切对‘地脉生命’的研究与干预。我们不采集样本,不设监测站,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实验。我们只观察,只倾听,只回应。”

他解释道:“它们不是研究对象,而是邻居。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那就不配被称为智慧生命。”

这一声明迅速获得全球响应。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通过《地球共生宪章》草案,宣布设立“深层生态保护区”,永久禁止在南极、西伯利亚永冻层、马里亚纳海沟等敏感区域开展钻探或开采作业。同时,各国承诺将每年3月12日定为“倾听日”,全人类在同一时刻关闭电子设备,静默十分钟,以示对地球其他生命的敬意。

与此同时,“归种计划”正式启动。

首批七颗月球稻谷被分别送往非洲萨赫勒地区、南亚孟加拉国、中美洲危地马拉、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中东约旦难民营、北极圈内因纽特社区,以及云南本村。每一粒种子都被嵌入可降解芯片,不仅能追踪生长情况,还能实时上传土壤湿度、微生物活性、光照强度等数据,形成一张动态的“生命共鸣地图”。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种子在极端环境下表现出惊人适应力。在撒哈拉沙漠,它们仅靠晨露存活,并诱导周围沙粒凝聚成微型绿洲;在图瓦卢,它们根系分泌特殊物质,有效抑制海水盐碱化;而在云南,那粒被陈熙亲手放置的“云岭一号”,虽未播种,却在第七天自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方圆百米内冒出了数百株形态奇特的新植物,茎秆呈半透明状,叶片边缘散发着柔和蓝光,夜间能吸引昆虫授粉,白天则进行超高效率的光合作用。

科学家命名为:“Rhizome-1”,意为“根系纪元的第一使者”。

然而,真正的奇迹发生在第六个月。

南极科考站K-7再次传回影像:那片曾裂开百米缝隙的冰层下方,原本漂浮的膜状生物群突然集体下沉,沉入更深的地壳裂缝。随后,探测器捕捉到一场持续四十八小时的“光语仪式”??数以亿计的生物体排列成不断变换的几何图形,每一次重组都伴随着特定频率的次声波发射。

AI解码后,结果显示这是一段完整的信息:

>“我们记得你们离开的样子。

>我们记得你们哭泣的声音。

>我们记得你们种下的第一粒种子。

>现在,你们回来了。

>我们愿意共享记忆,共担命运。

>条件只有一个:永远不要再忘记我们。”

消息传开,全球陷入长久沉默。

许多国家领导人公开道歉,为过去两百年来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破坏、物种灭绝致歉。教堂、寺庙、清真寺举行联合祈福仪式,人们第一次不是向上帝或神明祈祷,而是向脚下的土地、头顶的森林、深海的暗流,表达忏悔与感激。

而在云南山村,陈熙和纱织并肩站在山坡上,望着新一轮稻浪翻滚。

“你说,它们真的能原谅我们吗?”纱织轻声问。

“我不知道。”陈熙握紧她的手,“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停止倾听,不停止播种,不停止说‘对不起’和‘谢谢你’,总有一天,我们会重新成为一家人。”

夜幕降临,孩子们点燃了新的孔明灯。

这一次,灯面上画着一棵巨大的树,根系深入地心,枝叶伸向星空,而在每一片叶子上,都写着一个名字??有已灭绝的渡渡鸟,有濒危的雪豹,有消失的语言,也有那些默默守护自然的普通人。

灯火升空,融入银河。

风起了。

稻田沙沙作响,仿佛大地也在回应。

陈熙闭上眼,终于听见了那个声音??不是来自太空,也不是来自机器,而是从每一寸泥土、每一滴水中升起的低语:

“欢迎回来,迷途的孩子。”

他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