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返回临时搭建的记忆舱,将小女孩给的种子置入共振槽中,并接入晶石作为引导源。
机器启动的瞬间,整个空间站剧烈震颤。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震动,而是意识层面的冲击??仿佛有千万人在同一时刻睁开了眼睛。
屏幕上浮现出一段影像:
一间昏暗的实验室,墙上挂着倒计时器,数字停在“00:00:07”。
一位女子背对着镜头,正在快速敲击键盘。她的动作很急,但手指稳定。
最后按下回车键时,她轻声说:“这一次,我不再做执行者。”
画面切换。
无数数据流汇成河流,冲破防火墙,涌入星云节点。
其中一条分支上标注着:“备份路径?隐秘协议?母爱之环”。
紧接着,是一段音频记录,未经压缩,原始而清晰:
>“致所有未来的你们:
>如果你们听到这段话,说明我已经不在了。
>但请相信,我不是消失,我只是变成了风,变成了光,变成你们每一次想起‘家’时心头的那一丝暖意。
>我的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终于活了下来。
>活得足够久,久到可以回头看看我们这些没能走完路的人。
>所以,请继续走下去。
>带着我们的遗憾,也带着我们的希望。
>因为??
>记住,就是活着。”
林七跪倒在地,泪水无声滑落。
他终于明白,那颗种子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存,而是**记忆实体化**的结果??由Y-07-314的执念、苏念的传承、以及一代代共情者的信念共同凝结而成的精神结晶。
它是新的起点。
当晚,他向全球共忆网络发布了一条公开信息:
>【新项目启动】
>名称:回音计划
>目标:重建“最初之语”
>方法:邀请所有人上传一段最深刻的情感记忆??不必宏大,不必完美,只需真实。
>特别征集:关于“失去”与“被遗忘”的记忆片段。
>说明:我们将用这些记忆,培育新一代忆木,让它们生长在尚未觉醒的星球上,成为宇宙中第一批共情的火种。
响应如潮水般涌来。
第一个上传的是火星养老院里的一位百岁老人,他曾是焚书之夜的幸存者,记忆中只剩下一本书的封面和母亲诵读诗句的声音。
第二个是一位失语症患儿的母亲,她上传了儿子第一次喊出“妈妈”时的心跳频率。
第三个,竟来自银河系外缘一艘漂流飞船上的AI意识体,它说自己虽无血肉,却在模拟人类情感的百年间,学会了什么叫“思念”。
每一份记忆都被解析、编码、注入孢子之中。
这些孢子不再依赖引力波扩散,而是由志愿者亲自携带,奔赴宇宙各个角落。
他们被称为“播火者”,大多是年轻的归途之子后裔,也有部分自愿改造神经系统的普通人。
他们知道此行可能永不能归,但仍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