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寒霜和夏禹瑶在闺房对话之际。
领主大殿门口的寒月和夏禹圣两人,已经坐上厢车,在三百龙禁尉的护卫下,出了夏宫,沿着内城的主干道一路向西,朝着内城的城门方向走去。
人力厢车在南麓地界,算不上什么新鲜玩意,一些巨型甚至是大型营地的领主,基本都会配备。
似冰渊这样的极寒环境,对一些没有任何基建可言的弱小营地来说,它起不到任何省时省力的作用,就是一项纯纯用来享受,且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奢侈品。
但对镇一级的营地来说,情况就稍微有些变化了,镇级营地的疆域已经不小了,出于营地安防和物资运转的考虑,基本都会花心思修建道路。
而有了道路的配合,厢车的作用就大多了。
首先对部分修为不高的人,省时肯定是能做到的;
再则大部分没突破到御寒级的人,白天无法暴露在寒光之下,封闭的厢车能解决他们出行的问题;
最后冰渊这种极寒的环境,一些老弱妇孺,很难忍受长时间赶路,坐在厢车上自然舒服的多;
南麓各镇早就有人力厢车了,大夏则是去年才刚刚盛行起来,按说起步比较晚,但值得一提的是,明明起步最晚,可大夏制作的厢车,却成了整个南麓地界最流行的,而且是甩了其他各镇几条街的那种。
大夏厢车,独到之处有三点。
一是与道路的完美契合,运行效率飞快:
大夏全境道路大概能分成两种,第一种叫夏城道,顾名思义,就是大夏所有城池的内部道路,第二种叫夏直道,最早是由岳锋提出来的,全都在城外,负责连通大夏全境的所有驻点以及城池。
早年修建夏直道的时候,工匠部为了提升物资运转效率,就用铸铁给所有夏直道地面开出了凹槽,然后统一了所有运货车的轮距以及铁轮宽度,如此运货车不管多重,只要稍加人力驱使,就能在专门的凹槽道里快速运行,拉
车推车的人越多,速度就能越快。
有这样的经验在,去年人力厢车一盛行起来,自然也配套跟着学起来了,运货车动辄载重数千万,而人力厢车主要是为了载人,两者规格自然不同,所以工匠部又专门给厢车制定了标准的轮距和轮胎宽度,然后又耗费了不少
人力,给所有城道和直道,再重新开出了专门用于厢车运行的道路凹槽。
如此一来,只要是按大夏规格做出来的制式厢车,在大夏境内,只需极少人力就能跑的飞快,运行效率远超其余各镇;
第二点就是厢车本身的制作:
由大夏术工坊制作的夏式厢车,不但外观别致,封闭性高,避震效果还极强,舒适程度堪称一绝,眼下在南麓地界算的上是极其紧俏的物资了,偏偏价格还贵的惊人,一辆不配大夏制式铁轮的厢车主体,哪怕是最差的那种,
价格也高达3万两白银;
第三点,就是大夏对厢车配套的严格规定:
归根结底,厢车注重的是个人享受,所以只能算是一项奢侈品,而非必需品,再加上又具备了很强的地位象征属性,而且还会浪费一定的人力资源,所以大夏去年推出厢车时,第一时间就做了严格规定。
首先夏式厢车既然能省时省力,那自然人人都能享受到,于是理所应当就成了一门行当,大夏规定,想从事这门行当的人,必须要先花钱去营需部办理相应的从业许可证,然后才可以在各城正式运营车行。
其次是厢车的规格,夏礼的礼制篇规定,车行运营的普通厢车,只能漆朱黄二色,可配两名驱车力夫,且必须要在车头上方悬挂车行标记;只有封爵者才可以配备私家厢车,厢车的颜色、大小、样式,以及驱车力夫的数量,
全都按爵位等级,做了明确的规定。
有此三点,夏式厢车不仅保证了超高的运行效率,同时还兼顾了舒适性与尊贵性,一经推出,自然就引起了南麓地界所有人的热烈追捧。
大夏内部就别说了,北方五镇许多高层人物,都以能拥有一辆夏式厢车为荣,谁要是通过特殊渠道买来的顶尖规格的夏式厢车,那都是吹嘘的资本。
当然,要论顶尖规格的夏式厢车,不用想也知道,只会出现在夏宫,且必然是领主夏鸿的专属座驾。
不过夏鸿已经四年多没在夏城露过面了,所以他的厢车究竟是什么样子,眼下还没人知道,倒是夫人李玄灵的厢车九首玄鸾,算是目前夏城公认最好的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