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着,他也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目前他主要学钢琴,没学什么小提琴之类的弦乐。
学弦乐太辛苦了。
学钢琴正好,往后能往古典乐方向去选,如果对流行乐转行,有古典乐基础,转换更丝滑。
如果没什么兴趣,那就随他。
李杰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只要别长歪了就行,哪怕躺平,他都能接受。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
两天后。
李杰一家人又在电视机里看了《同一首歌》栏目,关注这场演唱会的不止他们一家。
还有很多圈内人都在看,他们看看镜头会不会被删减。
如果不删减,那就是意义重大!
摇滚乐能进央视,代表着什么?
‘非主流状态结束了!
眼看一个镜头都没有删,知名乐评人金兆钧写下一篇稿子,三天后,这篇稿子登上了《燕京晚报》。
他在文章中写道,道路的开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过分的摇滚意识形态已经淡出。
华夏摇滚乐开始走向多样化,这也是音乐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周利军”为代表的新生代摇滚歌手,已经摈弃那些意识形态,‘周利军’曾经说过一句话,笔者认为非常正确。
摇滚乐的叛逆不是意识形态的叛逆,而是音乐形式的叛逆。
如今,华夏摇滚乐正在回归本真的路上。
祝摇滚乐在新世纪里能够大有作为。
金兆钧的这篇报道好像按下了什么开关,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南周》、《金陵晚报》、《青年报》等主流报纸的文艺版块突然多了不少乐评。
针对摇滚乐的乐评。
当然。
仅限于那些比较符合大众审美的专辑评测才能登上版面。
一些不那么主流的专辑,乐队,只能活跃在《精品购物指南》、《音像世界》、《当代歌坛》等杂志上面。
国内就是如此。
不同渠道的审核标准不一样,有些东西,杂志可以发,报纸不能上,有些能上报纸,未必能上电视台。
它的标准是层层加码。
杂志是审核最宽松的一类,哪怕是在那段静默期,一些音乐类杂志也能见到摇滚乐的声音。
毕竟,杂志的传播范围低,单册杂志也不便宜,订阅费用比报纸高多了,它有一定的门槛。
同理。
影视圈也是如此。
电影的题材审核要比电视剧要宽松,就是因为看电影需要买票,哪怕看盗版,也得花钱。
三月。
许威发行个人第二张专辑《时光?漫步》,主打歌《蓝莲花》,一夜之间登上全国各大广播电台。
搁在从前,这几乎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