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中文 > 六零好日子 > 六零好日子 第110节

六零好日子 第110节

推荐阅读:

不止是厂子要升, 就连一干领导也要升官。

张晓珠这个最大的功臣更不必说了。

而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 张为光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他的老师连带着父母邻居同学们都不明白,为什么他才刚上高中就要赶着参加高考, 不惜熬夜也要提前自学,在同龄人中不爱玩耍一心只有学习的张为光显然像个怪人。

张为光曾多次问过张晓珠这个问题,得到的却永远只有一个答案。

——以后你就知道了。

“真的?我不是在做梦?”张顺诚一脸的难以置信,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脸颊,试图用疼痛来证明这不是一场梦。

“当然是真的。”人事科长正好要出门,笑眯眯地拍了拍张顺诚的肩膀,“你有个出息又孝顺的闺女,也是正好赶上了好时候,厂里缺人,张晓珠同志又升上了高级技术员,这两者缺哪个,都不成。快回去好好庆祝吧,这可是大好事。”

说着,他就离开了办公室,留下两眼通红的张顺诚呆愣了好半天,才掉头冲回家。

93. 第 93 章 一更

第七章

但现在,需要有人带头去实验。

提出该方案的侯县制糖厂自然成了这个带头人。

而市里为了让他们更有动力,甚至做了升上市级国营厂的承诺!

这对于全厂上下都是一剂有力的强心剂,改造车间刻不容缓,除掉需要更换部分的设备外,在岗的工人也需要重新培训,因此又迎来了全厂都倍受瞩目的的人事大变动!

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就是重组浆粕车间的人员方案,除掉正式工外以及资历很老的临时工,优先选择夜大中级班结业或在学的优秀临时工(毕竟正式工不会轻易换岗),学历一般的普通临时工则被调往其他车间。

1965年对于很多人来说, 是改变命运的一年。

县糖厂在经过两个月的更新设备,改造车间,培训工人,适应过渡后, 浆粕车间终于上了正轨, 全新的设备提升了甘蔗压榨量, 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日产富强纤维1000KG翻了数倍,最终稳定在了日产5000KG, 成果喜人,多次登上了市报。

源源不断的富强纤维被运往市纺织厂, 再加工成纤维布料,甚至因为无法消耗如此大额的人造纤维量, 而不得不将四成的富强纤维交给县纺织厂, 瞬间扭转了县纺织厂的衰颓之势, 季度效益也较之上一季度增长了32%!

这极大鼓舞了连续4个季度效益负增长的县纺织厂工人们,再度迸发出工作的热情, 不断生产的纤维布料也同样带动了宛如死水一般的侯县服装厂, 在1965年的夏天, 侯县的市面上较往常多出了不少轻薄透气又耐穿,价格比普通的确良便宜了快一半的混合棉料服饰。

可以说整个侯县都因为富强纤维的高效率提取而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市里终于传来了与晋级有关的好消息, 派遣了相关人员前来办理相关手续。

即将从中级班结业的程英在新老师的推荐下,也成功从炼制车间转到了浆粕车间。

但即便是这样,厂里的人手依旧是不够的,新浆粕车间需要的人手远比已经上了流程的造纸车间要多,调去新车间后,其他车间又缺了人,因此必须向外招收新的临时工,用来填补岗位的空缺。

糖厂向外招收临时工的标准是初中学历,但如果有厂里资深正式工或高级别干事的推荐,经过考察后,可以破格录用为临时工。

如今勉强够得上高级干事的张晓珠,将张顺诚的名字报了上去,之后这件事就石沉大海,没有消息了,她本身也没抱太大希望,因此很快将此事抛在脑后。

直到新宿舍楼搭建完成,临时工人们领了钱即将解散时,张顺诚被单独叫到了人事科,科长笑眯眯地告诉他,新车间组建完成正缺人手,他工作态度认真,做事踏实,又得到了张晓珠的推荐,破格将他收为糖厂的临时工,调去炼制车间工作。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