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蜀汉之庄稼汉 > 第1465章 谈判(第1页)

第1465章 谈判(第1页)

南阳地势险要,四面皆有天险屏障。

北依秦岭,山脉连绵,构成天然防线。

南临汉水,与军事重镇襄阳隔江对峙。

西靠武当山,为秦岭与大巴山余脉交汇之处,地势复杂。

西北有武关道,可直通关中,是为战略通道。

东北接许昌,东南连汝南??这两地现已尽归大汉掌控,如果吴国当真想要南阳,大约这就是最坏的消息。

如今南阳处于汉、吴两国共同控制之下,魏国势力已被完全隔绝在外。

而由于许昌、汝由汉军驻守,关中兵力又可经武关随时东出,加上上庸、汉中两地从西面牵制襄阳。

吴国若想独吞南阳,没有大汉首允,绝无可能。

真要强行动兵,触怒大汉,汉军可三面合围:

许昌、汝南兵出东边;关中劲旅自武关南下;上庸、汉中压向襄阳西侧。

届时莫说保全南阳,就连襄阳重镇,亦可能被汉军一鼓而下。

如果换成冯某人,他就绝不会为了面子政绩,而非要去拿这个烫手山芋。

实际好处没有,反而把自己置于险地之中。

大司马府的厅堂,茶香袅袅。

秦博小心翼翼地捧起茶盏,借这个动作掩饰内心的紧张,筹措了好一会言辞,这才将将诸葛恪对南阳的想法和盘托出

“君侯明鉴,诸葛太傅深知南阳乃战略要地,故不敢奢求独占。今愿以不取南阳为条件,换取蜀地粮米百万斛,以解荆州粮荒。”

“此实为两利之举,既可安吴地民心,亦可使南阳明确归于大汉,免去两国争端之忧。”

冯永闻言,一下子就瞪大了眼,同时身子也跟着坐直了。

他的脸上,非但没有露出秦博预想中的权衡神色,反而浮现出一种极其古怪的表情。

像是听到了什么匪夷所思的笑话,却又强忍着不便放声大笑,最后仅仅轻轻“呵”了一声。

声音虽轻,但却充满了嘲讽:

“秦君,我没听错吧?你是说,贵国太傅是想用一个还不属于吴国,甚至需要经过我大汉同意才能得到的南阳郡,来换我大汉实打实的百万斛粮食?”

冯大司马的语速不快,但语气中的嘲讽毫不掩饰,让秦博感觉压力大增:

“这生意经,算得可真够精明的。莫非是吴地近来商贾之风太盛,连诸葛太傅这般经纬之才,都学会了这空手……………套白狼”的绝技?”

元逊也不叫了,直呼“诸葛太傅”,生分之意,显而易见。

也不知是不是天气太热,秦博额角瞬间渗出细密汗珠,连忙起身拱手:

“君侯言重了!太傅绝无此意!实在是荆州粮价腾踊,民生艰难,太傅忧心如焚,才出此权宜之策。”

“况且,若大汉肯应允,便是默认南阳归吴,我国便可名正言顺接管,届时。。。。。。”

“届时?”冯永打断他,脸上的冷笑之意更浓,“秦公,你我皆是明白人,何必说这些虚言?”

“许昌、汝南已在我手,武关通道在我掌控,上庸、汉中之兵虎视襄阳。请问,没有我大汉点头,你吴国一兵一卒,进得了南阳吗?”

“这’名正言顺”,若没有我大汉许可,不过是一纸空文!用我囊中之物,换我仓廪之粮,秦公,你觉得天下可有这般道理?”

秦博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顶着冯大司马的巨大压力,艰涩地开口:

“君侯莫非忘了,上回小人前来,君侯曾答应,只要大吴归还三成荆州关税,南阳便是我大吴之地?”

“今日太傅所求,正是续先帝旧日之约,若君侯允准南阳之事,那三成关税,我国自当即刻奉还,以表诚意!此正合前约啊!”

冯大司马伸出手,示意对方停一下:

“你等等,我捋一捋,你的意思是说,你们不要南阳,同时归还荆州那三成关税,换取蜀地粮食,平抑荆州粮价?”

知道这点心思瞒不过去,只得老实承认:“回君侯,太傅。。。。。。正是此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