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还是从善如流地夸了吕布一顿。
不管吕布和他想象中的那个人有多大的差距,他都是当年那个收拾了颍川黄巾军,让颍川重新安定下来的人。
别说什么就算吕布不来,皇甫嵩、朱俊、曹操联军也会很快到来。
可是他们什么时候能来,又什么时候能解决颍川黄巾军,这对颍川人来说,都是未知数。
尤其是颍川黄巾军驻扎地所在的阳翟县人,颍川黄巾军在的每一日,都可谓度日如年。
谁能早一日解决这群如蝗虫过境般在自家门口肆虐的黄巾军,都是恩人。
在听完读书不多的徐庶对自己表达的感谢后,吕布疑惑道:“你真的是颍川人吗?我见过的颍川人都可会说了,滔滔不绝、如泉喷涌的那种。”
吕布目前虽然只去过颍川两次,一次是护送月月和吕石前去求学,另一次就是黄巾之乱爆发,他带人去接吕石回家,但是他见过的颍川人算起来可真是不少。
而且还有两个颍川人长期待在五原郡,让他有充分的机会被颍川文化熏陶。
或许是吕布之前接触的颍川人让他对颍川人的文化水平有了错误的认知,反正在他眼里,徐庶就是最没文化的颍川人。
这使得他进一步怀疑徐庶是否是冒充颍川人,欺骗了他偶尔发善心的姐姐。
从小忙着舞刀弄枪,没把心思放到学习上的徐庶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情绪,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承诺道:“不是每个人颍川人都有出色的学识的,等我回去以后,我会奋发学习,下次相见定会让您刮目先看的。”
“你说的发奋学习,是学那些之乎者也亦已焉哉吗?”吕布俯视着徐庶,问道,“以你的家世,能被举孝廉、举茂才,继而被朝廷征召吗?”
吕布觉得弟弟吕石的才学在他见过的人里面已属不凡,可是他向徐庶列举的这些,和吕石似乎也没什么关系。
他望向皇城所在的方位,低声道:“何况这天下已乱,这样的规则,还能维持多久呢?”
徐庶听后身体一震,他忽然又觉得吕布和他想象中的又不太一样。@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仰头看着吕布,认真询问:“您有什么建议呢?”
吕布指着月月,对徐庶道:“别处的州牧、州刺史、太守什么的,征召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但你可以问问我们五原郡太守的需求。”
月月没想到话题突然引到了自己这里,她只得道:“我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首先得能接受自己的上司和同僚是女子,然后再有一定的才能吧。五原郡地处边郡,经常有异族作乱,若能文武兼备,那自然更好。”
父亲早逝,被寡母拉扯大的徐庶自然对和女子共事并无意见,他只关心一点:“文武兼备要达到什么水平呢?”
“你若有兴趣,可以来五原郡游学,走在那边开办了学校,目前每个县都有一所。只要通过毕业考核,我都欢迎来我处任职。只不过学校的老师,可能无法与颍川的老师相较。”月月诚实以告。
五原郡的教育水平要是在短时间内能达到颍川的水平,岂不显得颍川很没水平吗?
月月觉得自己都这么对徐庶说了,他肯定不会对五原郡再有兴趣,然而她没想到,徐庶竟然接下了她的邀请。
“好,等我回一趟颍川,带着我娘一起去五原郡游学。”向来是想到哪就做到哪的徐庶道。
“诶?”月月没想到事情竟然会这样发展,她赶紧拉着徐庶,提醒他道,“虽说黄巾军首领张角三兄弟已伏诛,但仍有黄巾军余党四处流窜。你和你母亲两个人上路太危险了。若你真心想去五原郡看看,等我们此间事了,我去颍川接你们母子同行。”
“那真是太好了!”徐庶立刻应下。
*
徐庶离开洛阳没几日,整个洛阳城就开始戒严,只许进不许出。
因为董卓董太尉有令,洛阳居民必须随皇帝一同迁都长安,若有抗旨不从者,家产全部充公,家中人全部被贬为奴。
此令一出,绝大多数有心挣扎的洛阳人都放弃了挣扎,选择认命。
然而西去长安的队伍也不是无休无止的,所以朝廷在下令迁都长安时,还规定了每家每户在迁都队伍的长度。
携带的行李物品超出这个长度的部分,将会被巡视的士兵收缴,就此与主人天各一方。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所以随着出发之日的临近,洛阳城的各个角落,都有为了哪些东西能带走,哪些东西得留下争执不休。
时间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二月十七日,这个朝廷下旨启程前往新的都城长安的日子。
在全城人因为不得不背井离乡而满目哀戚时,昂首挺胸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董卓就显得尤为特别。
他穿着华贵的衣裳,骑马走在队伍的中间,脸上露出睥睨天下的表情,完全不将缀在后面的皇帝和他的仪仗放在眼里。
因为他的更气派、更豪华,不论谁一眼望过去,第一眼注意到的都是他。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月月潜伏在内城城墙上,观察着下面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