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不光是外部。
为了提防赤月教最后苟延残喘的势力拼死一搏,姜临安跟裴泓景商讨将治国策公布下去。
而后,再推行科举制度。
早朝时,姜临安看着站在下面的文武百官。
嗓音清冷,却透着一股威压:“如今治国策已经推行,各个地方适应的程度也需要去多加考核。”
“如今朝廷也该再度完善一番。”
“朕决定改善科举制度,增设武举和实务策论。”姜临安镇定地道,“若朝中都是文官,那武官为国奉献,又算得上什么?”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在朕的眼里都一视同仁。”
自古以来文官的地位确实是要比武官重要的多,但实际上真正应该重视的是武将。
在天下太平时,文官自然是可以推行国策,亦或者是处理朝中政务。可若是不太平时,就必须要武将出面。
当年昭国虽然强大,文宣帝却更为注重文官,而裴泓景就算是手握兵权,当年也无法真正左右皇帝的决策。
与其说她是跟北蛮和亲,倒不如说,当初的她是不得不被送去北蛮。
文官的条件就是以和为贵,哪怕退让,只要不波及到他们身上都可以隐忍。
但武将却不同。
经过这几次的战争,姜临安深知武将的重要性,她斩钉截铁的宣布后问下面的大臣们。
“众位爱卿可有意见?”
大部分都没什么意见。
但处于保守派一直都不怎么出声的胡亲王却突然站出来,他想了想还是不敢当面跟姜临安发生什么冲突。
站出来拱手,声音恭敬道:“皇上,此事微臣觉得,可能还得有待商议。”
“武将固然重要,可文官毕竟也是不可被取代的。若是日后文官和武将都是一个地位,那武将本就会武功,而文官却文弱,这怕是也不平等。”
姜临安垂眸正好能够看到胡亲王。
她对这个亲王有印象,保守派中以礼亲王为主,但后来礼亲王对她治国确实是认可,基本上在后面也没有反对过她。
是个真真切切的好官。
但胡亲王家中却有很多妾室,孩子也不计其数。
胡亲王家中孩子没有人愿意习武,全都温书,但有这样一个愿意四处走动的父亲,孩子们也都效仿。
时不时就去逛青楼,怎么可能科举过的了?
胡亲王仗着自己是亲王,且在朝中也立功过,便让户部官员通融,姜临安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安排的职位也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如今,武将地位越来越高,那些小官的职位很有可能会被替代,这就是胡亲王为何会不满的原因。
姜临安看破不说破,神色淡然道:“胡亲王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那若是不改革,到时候边疆战事再起,胡亲王不如亲自率兵前往去迎战?”
“若是打赢了,那朕就取消刚刚的国策,胡亲王你看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