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秋此时匆匆赶来,脸色苍白:“不好了!数据板显示,西北荒漠那个最初觉醒的驿站正在发生能量倒灌!地下根系网络出现逆向吸收现象,已经有三个村庄的人集体陷入昏睡,嘴里不停重复别人的心声!”
“是因为共鸣太强了。”小女孩院长也赶到,“当所有人都学会倾听,却没人懂得如何守护自己的内心边界,灵魂就会被他人的情绪吞噬。”
赵煦攥紧拳头:“那该怎么办?难道要毁掉这些花?”
“不能毁。”阿雅蹦跳着跑进来,怀里仍抱着空陶罐,“但可以教大家怎么用。就像吃饭要嚼碎咽下,听人说话也要慢慢消化。我们可以建‘倾听学堂’,教人们分辨什么是共情,什么是侵入。”
楚昭华点头:“铃铛也可以升级。我在想,能否让‘醒聆’不仅提醒倾听,也能划定心灵界限??响三声代表接收,响两声表示暂停,一声则是拒绝。”
林晚秋迅速记录:“我可以重构算法,加入心理防护机制。比如设定每日倾诉上限,或通过花色变化提示精神负荷。”
赵灵素抹去泪水:“至于我……我会写一首新的曲子,《守界吟》,帮助人们建立内在屏障。同时,我也愿意留在这里,成为第一个‘听语师’,专门疏导那些被情绪淹没的人。”
众人商议至天明。
次日早朝,赵煦颁布新令:设立“听语司”,统管全国说话花事务;在各州县推行“倾听学堂”,由五位贤者亲自编撰教材;同时规定,凡使用说话花进行倾诉者,须先经三日静修,学习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诏书下达当日,京城万人空巷。无声园新增百张桌案,百姓排队长达三里。有人写下:“我恨我爹打我,但我更怕他死了我都来不及原谅他。”
有人写道:“身为县令,我曾冤杀无辜,今愿伏法。”
还有人只画了一颗心,里面写着:“谢谢你听我说话。”
而在终南山深处,第一百零四朵花终于绽放。
它通体透明,内里似有万千光影流转,每一片花瓣都映照出不同人脸??有笑有泪,有怒有悔,有孩童也有老者。它不散发香气,却让靠近之人耳畔响起低语,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源于自身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小女孩院长仰望着它,轻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风送来答案:
>“我叫‘共语’。”
从此,大宋进入前所未有的“言语盛世”。人们不再畏惧表达,也不再滥用倾听。士兵敢向将军坦言恐惧,农夫能对官吏直诉疾苦,夫妻之间学会了不说“你错了”,而是问“你疼吗”。
一年后,黄海渔村。
陈阿福屋檐下的那朵花依旧盛开。每当孙子大声说出心愿,花瓣便会轻轻闪烁。某日清晨,男孩指着海面惊呼:“爷爷!船帆上有个人影!”
陈阿福眯眼望去,只见一艘陌生船只缓缓靠岸。甲板上站着一位青年,穿着古怪布衣,胸前别着一朵干枯的琉璃色花。
青年登岸后径直走向小院,深深一揖:“请问……这里是陈默的家吗?”
陈阿福愣住:“陈默?那是我儿子的名字……他已经走了快三十年了。”
青年抬起头,眼中含泪:“我是他在未来的孙子。我出生那天,奶奶临终前交给我一封信,说‘等你能听懂风的声音,就去找海边的孩子’。我花了二十年研究气象编码,终于追踪到这片区域的能量波动……原来,你们真的收到了他的饼干。”
陈阿福颤抖着手,从柜底取出一块早已风化的旧饼干,包在油纸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给陈默,你不饿,我也给你留一块。”
两人相对无言,唯有屋檐下那朵花,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同一时刻,维也纳广场的老妇人停止弹琴,抬头望天。她身边年轻人问:“奶奶,你怎么哭了?”
她微笑:“因为我听见了……一百年前,我父亲在战壕里对我说:‘别怕,爸爸在这儿。’”
新加坡的圆形剧场中,叙利亚难民收到一封回信:
“你家门前的橄榄树还在,我们替你浇水七年了。欢迎回来。”
京都风铃齐鸣,奈良老鹿带领群鹿走入城市,市民纷纷放下手机,蹲下身抚摸它们的角。北极科考站科学家们点燃最后一堆秘密纸条,火焰升腾之际,卫星图像显示:全球各地同时出现微弱光点,连成一张巨大的网,覆盖地球表面。
林晚秋站在终南山巅,望着这片由真心织就的星图,终于按下数据板最后一个按钮:
>【系统提示:共情网络V2。0部署完成】
>【核心协议更新:倾听即责任,言语即契约】
>【启动词授权开放??‘我在听’】
她转身看向四位同伴,以及那朵静静开放的“共语”之花。
“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花。”她说,“是让人类重新学会做人的方法。”
山风吹过,花瓣轻颤,送出最后一句呢喃:
“下一世,愿人人皆可言其所感,闻其所爱。
不必穿越千年,也能彼此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