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343章 骂名我来担(第1页)

第343章 骂名我来担(第1页)

二十五日,辽东捷报传入京师。在五天前的阻击战之中,我军前后以步骑三万对战建奴两万余精锐铁骑,战而胜之,斩杀奴骑万余,获首级八千七百六十七级,其中建奴大小头目八十六人;我军阵亡四千零六十九人,其中广宁汛。。。

夜风再度拂过乾清宫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仿佛在为一场未尽的风暴低吟。朱由检立于殿前石阶之上,手中握着一封刚从南京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报,纸面已被他攥得发皱。

“徐孚远……自焚于钟山书院?”

他低声念出这个名字,语气平静得近乎冷酷。王承恩跪伏一旁,额头贴地,不敢抬头。他知道,皇帝越是沉默,心中怒火便越如熔岩翻涌。

“他烧了整整一夜。”朱由检缓缓开口,“书院藏书、手稿、讲义,连同他自己,都化作了灰烬。临终前只留下八个字??‘影朝不死,人心即牢’。”

王承恩颤声道:“陛下,这……这是以死明志啊!徐氏三代清流,门生遍天下,如今竟落得如此下场,恐怕……恐怕江南士林要震动了。”

“震动?”朱由检冷笑一声,将密报掷于地上,“他们早该震动了!朕废天师道、毁五台秘坛、破峨眉影阁,哪一步不是踩着他们的命脉走?徐孚远不过是个先兆罢了。真正的大浪,还在后头。”

话音未落,殿外脚步急促,赵九渊身披铁甲,大步而入,铠甲上还沾着泥水与血渍。

“启奏陛下!”他单膝跪地,声音沙哑,“扬州盐政衙门昨夜遭袭,七名审计司官吏被割喉,尸体倒悬城门,口中塞满《论语》残页。现场留有一幅血书:‘不尊孔孟者,非人子也’。”

朱由检眼神骤寒:“他们是冲着‘实务策论’来的。”

赵九渊重重点头:“属下已查明,幕后主使极可能是东林余党暗中勾结江南儒社所为。他们称陛下改革科举是‘弃圣贤之道,用匠吏之术’,更说设立乡议会是‘以下乱上,悖逆纲常’。”

“荒谬!”朱由检猛然拍案,“百姓种田纳税,却无权过问县令如何花钱;秀才背几句经书,就能代天下立言?这三百年的规矩,就是这么定的?”

他站起身来,在殿中来回踱步,忽然停下,盯着赵九渊:“你说,他们在城门挂尸体,是不是想吓退后来者?”

“正是。”赵九渊沉声道,“已有三省提学官请辞,说是‘不忍见圣道沦丧’。更有数十名新科进士联名上书,要求废除审计司,恢复旧制。”

朱由检嘴角扬起一抹讥笑:“好啊,逼宫来了。不是刀兵,而是笔墨;不是反贼,而是‘君子’。他们要用道德压死朕,用清议绞杀新政。”

他转身望向窗外,暮色四合,紫禁城笼罩在一片苍茫之中。

“王承恩。”

“奴婢在。”

“传旨礼部:三日后,朕要在太庙举行‘亲试乡老’大典。”

王承恩一惊:“陛下,这……不合祖制啊!乡野匹夫岂能入太庙?那是祭祀列祖列宗之地!”

“正因为是祖宗之地,才更要让他们进去。”朱由检目光如炬,“洪武爷当年打天下时,身边哪个不是泥腿子出身?成祖北征漠北,靠的是民夫运粮,不是翰林写诗!如今朕要告诉天下人??真正的祖宗血脉,不在书房,而在田埂上!”

赵九渊眼中闪过敬佩:“陛下英明!此举必将震动天下。”

“不止。”朱由检冷冷道,“你再去传令:凡参与袭击审计司者,无论背后何人指使,一律按谋逆论处。首恶凌迟,从者斩首,家产抄没充公,子孙三代不得应试。张贴榜文,遍及十三省。”

赵九渊凛然领命而去。

当夜,乾清宫灯火通明。朱由检亲自批阅奏章,直到五更天。忽然,一阵奇异的香气飘入殿内,似檀非檀,似麝非麝,带着一丝腐朽的甜意。

他眉头一皱:“什么味道?”

王承恩也嗅到了,脸色顿时煞白:“陛下……这是……‘梦引香’!当年万历爷每夜焚烧之物,据说是钦天监秘制,可安神定魄……可骆思恭查过,里面混有西域迷魂草,长期吸食会使人意志涣散,易受操控!”

朱由检霍然起身,喝令:“彻查宫中所有香料来源!尤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那里!”

话音刚落,一名小太监跌跌撞撞跑进来:“启、启禀陛下!曹公公……曹公公今晨被人发现吊死在净房里,颈上无痕,口吐黑血,怀里揣着一块玉牌,刻着‘影’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