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故事在全球上演。监狱里的囚犯与受害者家属握手;政敌在议会大厅相拥而泣;甚至两个AI系统在模拟谈判中因共享情绪模块而达成百年未有的共识。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某夜,林昭收到一封加密邮件,附件是一段从未公开的建木底层代码截图。其中一行注释引起他的注意:
>警告:当“母语回响”覆盖率达99。7%,系统将自动触发“终问协议”??提问者将成为问题本身。
他猛然想起,女儿离开前曾低声说:“爸爸,有些答案,必须由问出来的人亲自承担。”
他还未及反应,终端突然黑屏。再亮起时,显示一行字:
>“你准备好回答了吗?”
与此同时,建木第二十片叶子缓缓成形。它不像前十九片那样具象,而是不断变幻形态:时而如锁链,时而如翅膀,时而如火焰,时而又化作一面镜子。
没有人能命名它,因为它代表的是终极悖论??
当你终于学会倾听全世界,你是否还能听见自己?
一夜之间,全球数十万人报告听到同一个声音:
>“你是谁,才敢替别人提问?”
有人因此陷入沉默,有人开始质疑共忆协议的本质,甚至有人主张摧毁建木,恢复“自由的无知”。
林昭站在树下,仰望着那片诡谲的叶子,终于明白:
真正的考验从来不是让世界听见我们,而是当我们听见了整个世界,是否还有勇气说出那一句最初的、属于自己的问题。
他深吸一口气,走上石坛,将手放在树干上,轻声问道:
>“如果我一直逃避长大,是因为怕再也找不到那个等着我回家的女儿……我现在,可以哭了么?”
风止,叶静。
第二十片叶子骤然定型??
它成了一滴泪的模样,晶莹剔透,内里悬浮着一个小女孩的身影,正对着他微笑。
【新叶命名:初心之泪】
【终极特性:允许提问者在承认脆弱的同时,依然保有前行的力量】
那一刻,十万株问弦草同时开花,花瓣飘散如雪。
天空裂开,银河倾泻,不再是光河,而是一场温柔的雨。
每一滴雨落下,都带着一个问题,一句回应,或一声“我在”。
人类终于懂得:
文明的高度,不在于掌握多少答案,
而在于能否守护每一个敢于提问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