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官员生怕治下的百姓谋反,于是,以管制为名强制要求每一个村子只允许有一把菜刀,一把柴刀。”
“更有甚者甚至将农人的锄头都给收走了,全村看不见一件锐器。”
“这便是惧!”
“可当百姓们真的走投无路的时候。。。。。。其实没有刀他们依旧是有办法反抗的。”
“长乐三年开始,各地便有了诸多的农民上山为匪。”
“他们用木棍,用竹弓,用他们的命攻破了那些县城的大门。”
“他们入了城,如蝗虫过境一般将整个县城给洗劫一空,吃饱喝足之后甚至还糟蹋了不少富人家的小姐,而后他们又扑向了下一座城。”
“他们自诩为义军。”
“这样的所谓义军只能称之为匪,因为他们的心里只有抢劫只有填饱肚子,只有发泄私愤。”
“但至长乐五年,有一支义军出现了,它与那些匪徒完全不一样!”
“这支义军叫平天军,他们打出了‘众生平等、受命于天’的旗号。”
“他们以红巾缠头,又被称为红巾军。”
“这不再一群乌合之众,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军!”
“这支军队有着严明的纪律,有明确的政治述求,他们攻陷了某个军事重镇,拥有朝廷边军的制式装备!”
“他们也同样攻城略地,但他们却绝不会在占领的城池中烧杀抢掠!”
“他们杀贪官,开仓放粮,将官府粮仓里的所有粮食都分给了当地的穷苦百姓。”
“这支军队从最初的千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壮大到了二十余万人!”
“至长乐六年秋,平天军一路杀至了集庆城外。”
“他们将集庆城重重包围却并没有发起进攻,就在入冬的第一场雪落下的那个晚上,就在集庆城里许多的人惶恐不安中,长乐皇帝驾崩,平天军开始攻城。”
“平天军选择了一个最好的时间攻城。”
“他们本能够将集庆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