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云来院不久,张洛便命人送来几箱日常所需之物。
粗布衣裳、炭盆木箱、粗陶茶盏、洗漱木盆,皆一应俱全,虽不甚华贵,然干净整洁,足见其用心周到。
临近午时,灶间炊烟袅袅,伴着干柴燃烧的声响,一缕缕熟香自窗隙中飘散而出,引人垂涎。
原来是喜凤几女在灶旁忙碌,锅碗瓢盆声响叮当,倒也热闹。
饭桌边,众女围坐于沈砚身旁,虽未言语,然眉目之间的细腻情思,却怎能逃得过有心人之目?
唯有穗儿年幼,尚不谙情愫,只顾低头扒饭,筷子上下翻飞,吃得极香,时不时还发出“呼噜噜”的咀嚼声。
沈砚看得好笑,温声问道:“你们可愿学法?”
众女闻言一怔,纷纷抬首。
杏儿最先反应过来,眸光一亮,忙不迭问道:“公子说的,可是仙法?”
沈砚微笑颔首:“正是。”
“愿学!”
饭后,稍作歇息。
沈砚便引杏儿她们移步至庭院中。
一张石桌静静置于竹影之下,阳光透过枝叶斑驳洒落,映得石面闪着点点光晕。
沈砚负手立于桌前,缓缓开口,语声清朗:
“修仙之道,万法归一,第一境,谓之炼气……此地灵气稀薄,凡人多难感知,然可借灵物引气,方能窥得天地间虚无缥缈的灵气。”
说罢,他自灵府中取出一枚回气丹,指尖轻弹,丹丸落入清水之中。
顷刻间,丹药化开,清液盈盏,一股沁人清香随风四散,令人精神一振。
他依次将水盏递与三女。
“饮下,感应体内有何变化。”
杏儿与翠儿接过水盏,轻轻啜饮,只觉清液入口似泉,温润如玉,所到之处皆是舒畅清明,眉宇间不由得浮现出一丝讶异。
沈砚继续道:“今日所授,为‘凝气诀’。此诀虽浅,却是修行之基。诸般妙术,皆以此为始。尔等需谨记,不可怠慢。”
……
“待你们能感气如丝,便循此诀,引气入体,守而不散,方为入门。”
言罢,院中沉寂。唯有穗儿小脸皱巴巴的,频频睁眼张望。
沈砚见状不由失笑,拂袖走近,为她轻轻拢了拢滑落的鬓发,语气温和:“穗儿无须勉强,修行之道,贵在契机,今日不成,来日亦可。”
穗儿望着他,点点头,却是小声嘀咕:“我以后一定比姐姐她们还厉害。”
…………
院外夕阳西沉,晚霞染空,暮色如烟而起。
沈砚立于阶前,负手望天。
今日传法,虽是临时起意,却也未尝不是冥冥中注定。
他目光掠过几女,翠儿与杏儿皆已入定,气息平稳,神态安然,颇有静修之姿。
他不由微微颔首,心道:“根骨资质固然重要,然心性更胜一筹。她们一日便能静心守气,尤为难得。”
唯有穗儿尚未入定,软软靠在石桌边,眼神昏昏欲睡,已然哈欠连天。
喜凤见状,走过来弯身抱起女儿,低声与沈砚道:“公子,穗儿年纪还小,妾身先带她回房歇息。”
沈砚颔首应下:“去吧。”
喜凤怀中抱着穗儿,脚步轻缓,渐行渐远。穗儿却似仍不甘心,趴在娘亲肩上,小声嘟囔着什么,只听得一句:“我明天还要跟着公子练……”
沈砚取出笔墨纸砚,坐于堂前石案上,将脑中所识几门入门术诀细细书写,随后又斟酌一遍,稍作润笔,补了些修习时的忌讳与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