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赵立宽在寺院钟声中醒来,天已经大亮,雪还在下,屋外都是积雪,屋内亲兵生起火堆,暖烘烘的。
“哪来的和尚撞钟?”
赵立宽揉眼,一面用亲兵端来的热水洗漱,一面不解问。
“庙里的和尚识时务,大和尚带头,给我们打柴挑水,就让他们照常度日。”亲兵道。
“和尚倒是识时务。”
“谁来他们不是念经过日子。”赵立宽道。
出了寺庙,街道上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将士,来回巡逻的士兵。
还有骑马高声对周围百姓宣讲周军政策,让他们不要害怕,各回各家的士兵。
还有赶着马车,沿途收敛尸体,回收兵器、甲胄等器械,打扫战场的士兵。
随后侯景立即过来向他汇报。
昨晚下半夜,有李光业的人头到处传视,城中最后还在负隅顽抗的小股代军也全投降。
最后一伙在西北面角楼上据守,有二百多人,拼死抵抗。
带头的是李光业的女婿,以其家奴为主。
角楼通道狭窄,一次只能允许一人上去,周军就是再骁勇也难以攻上去。
告诉他们城中全被周军拿下,让他们投降。
因为晚上光线不好,看不到下面情况,他们拒不投降。
后来把李光业的人头拿过去,他们也不信,说看不清。
天亮后看清城里的形势,到处都是周军,顿时吓着了。
之后城头守军又向他们展示了李光业等人的首级。
这回看清了。
上面的人为保命起了内讧,多数人攻杀了李光业女婿及十余个忠心耿耿的家奴,随后下来投降。
周军放过了投降的人,将他们暂时安置在战俘营。
至此整个兴庆城,内外十六门,所有城墙官署皇城全在周军控制中。
赵立宽听了大喜,随众人一路进皇城。
周围将领士兵见他纷纷起身过来打招呼,此时皇城已扎满大量营寨,成为将士们的营地。
监军使书记官等激动围上来,“恭喜大帅,贺喜大帅!京都陷落,自此代国陨灭!
此乃灭国擒主之功,留名青史之业。”
监军使激动万分,说他正在给京城写战报。
赵立宽则将情绪激动的诸将都叫过来,安排好布防和各将守区。
城南内外四门由周开山部负责。
城东正门四门由史超率部驻守。
北城内外四门由曾雄率部驻守。
西面则由田开荣部驻守。
至于皇城大内,由赵三亲率骑兵看押,寺庙那边关押的文武官员也全转移到皇城北面。
并将被杀的李光业及其儿子,以及大量代国高层文武官员的头颅悬挂城头示众。
开放黄河渡口,派工兵修缮城外道路,把打了几个月已打得满目疮痍城外区域尽量修复。
同时派出斥候往四面八方散布前往各州县散布这边的消息,知道局势已经稳定,这里以后都是大周的国土。
让城中百姓各自归家,城外百姓允许入城。
又令慕容亭率骑兵巡逻黄河南北,打击趁乱浑水摸鱼,趁火打劫的匪盗之流,恢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