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刑警日志 > 第1987章 法医推断作案过程(第1页)

第1987章 法医推断作案过程(第1页)

“如果是这样,那凶手的作案过程可能是:先用钝器击打死者头部,造成轻微损伤,然后用麻绳捆绑死者手腕,死者在挣扎和应激状态下,诱发心脏病变死亡,之后凶手将尸体掩埋在拆迁区。”林晓尝试还原作案过程。

张凯点了点头:“这个推测有一定道理,但还需要证据支持。比如,现场的麻绳纤维是否和勒痕处的纤维一致?额部创口的泥沙成分是否和现场一致?这些都需要技术科的检测结果。另外,死者胃内容物中的啤酒成分,和现

场发现的啤酒瓶碎片是否来自同一品牌?这些细节都可能成为突破点。”

上午八点,技术科传来了部分检测结果。勒痕处提取的纤维与现场发现的麻绳纤维成分完全一致,均为黄麻纤维;额部创口内的泥沙成分与拆迁区核心勘查区的泥土成分一致,确认该损伤为第一现场形成;胃内容物中的啤酒

成分与现场啤酒瓶碎片的残留液体一致,均为本地生产的廉价啤酒。

“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作案现场和部分作案工具,但还是没有指向嫌疑人的直接线索。”张凯看着检测报告,眉头微皱,“烟蒂上的DNA,指甲缝里的皮屑DNA,都和数据库里的信息比对失败,说明凶手没有前科记录。勒痕

处没有提取到凶手的皮肤组织,麻绳上也没有留下指纹,凶手的反侦察意识很强。”

林晓补充道:“现场的42码足迹,我们和刀疤强租住屋找到的运动鞋比对过,纹路相似但泥土成分不同,而且鞋子上没有DNA。王虎的足迹和指纹都不符合,李铁柱也排除了,现在真的是线索中断了。”

张凯没有说话,而是重新回到解剖台旁,仔细观察死者的衣物残片。死者穿着的深灰色工装外套已经破烂不堪,袖口处的补丁和刘芳描述的一致。突然,他的目光停在衣服领口内侧:“晓,你看这里,有一个很淡的印记。”

林晓立刻拿来放大镜,只见领口内侧有一块约2cmx1cm的淡褐色印记,边缘模糊,像是某种液体浸染后留下的。“这是什么?是腐败液造成的吗?”

“不是。”张凯用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印记表面,“腐败液造成的污渍是弥漫性的,这个印记边界相对清晰,而且颜色比腐败液更深。提取这块布料样本,送去做微量物证分析,重点检测是否有油?、油漆或者其

他特殊化学物质。”

就在这时,张辉匆匆走进了解剖室,脸上带着疲惫:“张法医,尸检有什么新发现吗?我们排查了刀疤强的社会关系,还是没线索,那个神秘的“大人物”也没头绪。”

张凯将初步尸检报告递给张辉:“死亡原因还需要等病理结果,但可以确定死者生前有抵抗行为,凶手是单人作案,使用麻绳捆绑、钝器击打头部,作案后掩埋尸体。现场提取的线索都已核实,但没有直接指向嫌疑人的DNA

或指纹。”

他指着衣物上的淡褐色印记:“我们刚发现这个异常印记,正在做微量物证分析。另外,死者胃内容物中的食物成分很普通,就是米饭、青菜和啤酒,可能是在工地食堂或者附近的小饭馆吃的,你们可以排查一下三个月前西

郊工地周边的餐饮场所。”

“餐饮场所?”张辉眼睛一亮,“我们之前只查了张大海的社会关系,没考虑过他最后一餐的地点。如果能找到他最后接触的人,或许能有突破。”

“还有一点。”张凯补充道,“死者额部的钝器伤不致命,但足以造成短暂昏迷,凶手之后捆绑他,可能是为了控制他的行动,而不是直接杀人。死者的死亡可能是意外,比如应激性心脏病发作,这会让凶手的作案计划出现偏

差,或许会留下更多破绽。”

张辉点点头,将尸检报告收好:“谢谢你张法医,我们立刻去排查餐饮场所和工地周边的监控。有新的检测结果,麻烦你第一时间通知我。”

张辉离开后,解剖室里又恢复了安静。林晓看着桌上的标本瓶,有些沮丧:“张老师,我们做了这么细致的解剖,还是没找到嫌疑人的线索,会不会遗漏了什么?”

张凯拿起死者的耻骨联合标本,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法医的工作就是还原真相,哪怕没有直接线索,也要把每一个细节都搞清楚。你看这个耻骨联合面,边缘有轻微的骨质增生,说明死者生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他农

民工的身份吻合。这些看似无关的细节,或许在某个时刻就能和其他线索串联起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那个淡褐色印记的检测结果很重要,如果是油漆或者特殊油渍,可能会指向凶手的职业;胃内容物的进一步分析,或许能发现除了食物和啤酒之外的东西。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所有检测结果,

同时重新梳理尸检过程中的每一个疑点。”

中午十二点,微量物证分析结果出来了。衣物领口的淡褐色印记是某种工业防锈油,成分中含有特殊的硫化物,这种防锈油主要用于大型机械的保养,在建筑工地的挖掘机、起重机等设备上经常使用。

“工业防锈油?”张凯看着检测报告,陷入了沉思,“死者是农民工,虽然在工地干活,但他主要做钢筋绑扎,很少接触大型机械的保养工作。这种防锈油不是普通工人能接触到的,只有机械维修工或者专门的设备保养人员才

会使用。”

林晓立刻反应过来:“张老师,你的意思是,凶手可能是工地的机械维修工?或者张大海最后接触的人是做这个工作的?”

“可能性很大。”张凯的眼睛亮了起来,“张大海失踪前在东郊工地干活,我们可以排查这个工地的机械维修人员,特别是三个月前在职,现在已经离职或者失踪的人。另外,这种防锈油有特定的品牌,通过品牌可以追溯购买

渠道,缩小排查范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