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合同签署完毕,到了记者提问环节,记者们争先恐后地向陆家贵提问。
一名记者抢着问道:“陆主席,请问您投入如此巨资到经济欠发达、车流量有限的西部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网,短期内根本无法盈利,您是如何考虑的?是否是一种注定亏本的慈善行为?”
陆家贵接过话筒,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
“这不是注定亏本的慈善行为,而是一项基于长远战略考虑的综合投资。”
“我看好华国经济的未来,也看好建好西南出海新通道后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交通是经济的血脉,血脉通了,经济就能活起来、强起来。”
“现在车少,不代表未来车少。”
“西南各省人口可并不少,甚至西北各省的物流都可以通过四川、重庆,进入这条西南出海通道。”
“我们现在修路,是在为未来的经济高速发展铺设跑道。”
“至于盈利,我有耐心,三十年收费权,足够收回成本并创造合理利润。”
“更重要的是,这项投资能带动我的其他产业,比如宝坛老窖的物流成本会大大降低,通达物流的快递网络能覆盖到更广的基层县市,这对我的整体商业布局是有巨大协同效应的。”
“而且,”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的责任和荣幸。”
“能用自己的能力,为改变家乡、改变西部的交通现状做点实事,这份成就感,不是单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他的回答,再次引来阵阵掌声,在场的国家部委领导人、各省代表都感受到了陆家贵深深的爱国热情和报效国家的宗旨。
陆氏集团总额100亿美元投资西部高速公路网建设的新闻,迅速传遍全国。
央视《新闻联播》用长达三分钟的时间报道了在贵阳市、重庆市的两次签约仪式,盛赞这是民营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典范之作、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杆性事件,并特别提到了陆家贵作为民营企业家回报桑梓、胸怀家国的情怀。
全国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杂志更是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和分析。
《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写道:“陆氏集团的百亿美元投资投向西南山区后,点燃的是西南地区发展的引擎。这不仅需要雄厚的资本,更需要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经济参考报》则算了一笔账:“贵州省1998年GDP总额约为858亿元人民币,陆氏集团此次对西南地区100亿美元(约830亿人民币)的投资,几乎相当于贵州全省一年的GDP总量,此举对西南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不可估量。”
网络上,各大门户网站和BBS论坛也炸开了锅。
“卧槽,100亿美元,相当于800多亿人民币?”
“不愧是亚洲首富,这手笔也太吓人了!”
“在贵州那种山旮旯修高速,陆家贵怕不是钱多烧得慌?那边都是山,挖隧道、架桥梁成本比平原高几倍,西南地区又穷,路上都没几辆车,这收过路费得收多少年才能回本?”
“楼上懂个屁,这叫战略投资,陆首富的眼光是你能质疑的?”
“就是,当年他炒上海认购证、炒海南房地产的时候,许多人都亏了,就陆首富赚得最多,你敢质疑陆首富的战略投资眼光?”
“支持陆主席,这才是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不像有些奸商,只知道赚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