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不用想,她也知道一定是官商勾结导致的。
“皇上,查自然是要的,但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当地的盐价,让百姓们买得起盐,这没有盐,百姓如何正常生活?”张锦程接着说道。
她就是盖州人,自己的家人,亲人很多都在盖州生活。
顾瑶看着这位五品官,他平时很少站出来奏事,今日为了几州百姓,冒着得罪同僚的风险站出来上奏,算是难得了。
顾瑶想了想后,看向了朝堂上一位长得十分肥胖的官员,说道:“盐铁副使出列。”
盐铁副使李国忠听到皇上点了自己,连忙站出来行礼。
顾瑶说道:“着你即日调度其他州县的官盐运往这几个州县,按以往正常价格销售。稳定当地的盐价。”
“臣领旨。”李国忠恭敬地行礼。
但因为肥胖,他弯腰下去后,直起腰来显得很是费力。
顾瑶再又看向文武百官,想了想后,问道:“谁,愿意去这几个州县处理这件事,查出这些蛀虫。”
顾瑶用蛀虫来形容这些鱼肉百姓,唯利是图的官商。
官员们大多数低着头不语,少数一些则东张西望的看看其他人是否站出来。
杨昌,就你了
过了好一会儿,有人站出来了,是三司负责盐务的盐司主事,宣平候吴有志。
“皇上,臣愿意去。”
顾瑶看着站到大殿前的宣平候,他看着还算年轻,应该是三十多岁。
平日里,他也不大发言,偶尔附议其他大臣的意见。
今日主动站出来,倒是让她感到意外。
“还有谁愿意去吗?”顾瑶再问。
下面的一些官员有些不再保持沉默了,而是交头接耳的好像在说什么。
随即,另外一位官员走到了大殿前,是刑部左侍郎贺知义。
“皇上,臣也愿意去调查此事。”
顾瑶喝了一口茶,喝完后将碗盖子翻了过来盖在上面,她看向他们,眉眼间好似有一丝笑意。
然而此时没有人注意到女皇眼中一闪而过的寒光。
顾瑶没有拒绝他们自动请缨,而是似笑非笑说道:“好,两位主动请缨,接下这个棘手的差事,朕很欣慰。”
|“为皇上分忧是臣等职责,”两位官员异口同声的回道。
顾瑶抿嘴一笑,看向一旁负责草拟圣旨的翰林院学士,说道:
“拟旨,即日起,宣平候吴有志,刑部左侍郎贺知义为朝廷特派三品巡按使,全权调查当地精盐稀缺,盐价异常一事,三日后启程。”
“臣领旨。”两位官员见皇上下旨了,都赶紧跪下行礼。
然而他们刚跪下,站在不远处当朝宰相,左仆射李璟就站了出来。
“皇上,此事恐怕不妥。”李璟没想到皇上这么爽快的就答应让这两个人去查。
“哦……丞相有其他意见吗?”顾瑶目光淡淡的,丞相这时候站出来,她并不惊讶。
“皇上,按照以往朝廷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当规避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官员去地方调查,宣平候是盐司主事,管着盐务,按理不能去查这件地方盐价异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