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臣子拍马屁都是委婉的表达,哪有这么露骨的,听着就是假话。
马伯恩于是不说了。
能再回到金城已经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而且当初排挤自己的那些官员,一个个的不是犯了死罪就是被削了爵位。
真是天道好轮回呀。
若我高中,就去苏家提亲
持续三天两夜的会试终于在农历三月初二下午结束了。
贡院的大门大开。
在那龟壳一样的号舍里窝了三天的学子们终于走出了贡院。
他们有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有的垂头丧气,还有的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笑。
人群中,有几位学子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是林家父子三人,林父四十多岁,这是第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前三次都名落深山,而他的两位儿子林祁和林澈都是第一次参加。
父子三人有说有笑的准备走回客栈。
而他们三人已经有不少作品传世,是出了名的才子。
在他们身后的是来自江南的程家兄弟,程浩和程瀚,这两兄弟也是胸有成竹的走出了贡院。
贡院内,主考官翰林院大学士于长林正在吩咐官兵们将收上来的答卷分别封装,为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阅卷时名字籍贯等信息都是封住的。
而在另外一边,上百名誊录官正在紧急抄写学子们的答卷。
同样是为了考试的公平,学子们的答卷都不是直接交给考官判卷的,而是由誊录官抄写后再判卷,这样所有试卷的字体是一样的,都是正楷字,判卷官便不能通过字迹或者试卷上留下的蛛丝马迹判断是哪一位考生的试卷。
最后一名考生离开后,贡院的大门再次关闭,而这一次将关闭十四日。考官们需要在贡院的明公堂内判卷,直到半个月后放榜那日才能出关。
这一次一共三千名学子参加了会试,他们需要阅三千份试卷,比以往的科举会试都多。
——
外头,大多数的学子出了贡院后都自己回了客栈。
不过也有一些达官显贵之家的公子是家中派了马车来接的,有的甚至是父母亲一起来接。
当朝御史中丞范思进和其夫人李大娘子就是亲自来接儿子的。
看到两个儿子一起出来了,李大娘子忙过去,问道:“怎么样,考得怎么样啊。”
李大娘子很是激动,天知道这些天她去了多少寺庙,拜了多少菩萨,几乎金陵城里的每一位菩萨她都去拜了,光香火纸钱就买了上千两银子。
“母亲,暂时还不知道呢。”范明泽朝母亲笑了笑。上了自家的马车。
一旁的范明杰则绷着个脸,没有说话。
“没关系,娘去菩萨那求过了,卜的都是坤卦呢。我儿必然高中。”李大娘子很是自信地说道。
一旁的御史范思进则看着自己的两个嫡子,这是自己花了很多心血培养的,若是这两个考不上,那两个庶子就更没希望了。
“题目难吗?”他问道。
范明杰摇了摇头,答道:“父亲,题目倒是不难,不过要写好也是有难度的。”
“希望这次你们两个能中,哪怕中一个也好,为我范家门楣增光,否则父亲在朝廷上都没脸了。”同僚们的儿子纷纷都中了,就自家的儿子还没中进士,他每每想起就郁闷。
范明杰依然满脸的笑容,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于是大着胆子说道:“父亲,母亲,你们可别忘了答应了我的事。若我这次高中,你们就去苏家提亲。”
庆元女帝生平事迹
“好,若你中了,母亲一定亲自去。”李大娘子哈哈笑道。
去年中秋宫宴,儿子看上了那位和他对联子的苏家嫡女。但她知道那苏家的女子难娶,苏家大娘子更是个十分挑剔的主,也就不敢去上门提亲,于是便承诺儿子,他若中了进士,她就去提亲。
范思进没想到儿子还记着这位苏家的姑娘,他看着儿子,神色严肃了几分,说道:“我和你母亲可以去提亲,但你别抱太大的希望。苏家那大娘子当初可是连梁国公府都看不上。”
——
皇宫里,顾瑶让女官周玲给自己找来了几本史书,包括两本野史,这些书主要是写大胤王朝的庆元女帝的。
顾瑶之前就知道这位女帝,原主的记忆里也有相关的历史知识,但顾瑶没有真正去了解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