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重生后每天都想跑路 > 第 43 章(第1页)

第 43 章(第1页)

莲溪寺,言老太一下马车就直奔后殿,求见寺院净持师太。

说来也巧,今日净持师太受邀研学讲经,不在寺中,怎么也得傍晚方能归。小僧尼让她改日再来,事关生死,言老太哪能安心回府,干脆留在寺中等候。

三月末,春意正盛,凉风习习。客房里的言氏神思不宁,坐立难安,索性屏退了下人,只带着嬷嬷去后院散心。

沿着卵石平铺的小路,再往前是一片梅林,如今开花时节已过,无花可赏,人迹罕至。略逛了逛,也不打算再往里走,正要转身折返,突然嗅到一股极淡的幽香。

这香气夹杂在寺院中被浸透的香火气息中,好似日光普照骤起清风,不觉得违和,反而减少了香火厚重,让人心神一静。言氏没来由的受香气牵引,朝着林中走去。

时近酉时,梅林间光影稀疏,四下寂静,越往里走,香气越发清晰,并未觉得稠重,反倒是从丝丝幽缕,变得豁然通达,心旷神怡。

直至到了梅林深处,终于见得香源,只见一个身穿素白纱裙,身量纤纤的女子,正在一件件将香具收好,看样子香已燃尽,但气味不散,实在好闻的紧。

眼看那女子收拾好器具就要走,言老太扬了扬下颌,嬷嬷赶紧将人叫住:“你站下,我家太夫人有话问你。”

话中颐指气使满是高傲,女子倒不介意,转过身,迈步上前作礼:“给贵夫人请安,敢问有何事?”

到这时,言氏才看清,这女子带着藕荷色面纱,仅露出两只眼睛来,眼尾微垂,看人时如露水浸染,水汪汪的惹人怜惜。她一向对这等容貌姣好的女子存着防备,毕竟她儿子言咏思可是朝廷要员,官居正二品,大把不知廉耻的女子扑上来,莫非此女是有意在这儿等着她,想跟着她进言府。

正这般想着,恰好一阵风起,面纱扬起,露出下半张脸,并未如意料中姣好,整个右半边脸至下颌都覆盖着大片黑青胎胎记,猛地一看还以为是剃了半拉的络腮胡。

言氏吓了一跳,不由得朝后退了一步。

长成这样,哪个男人会多看她一眼?提防之心散了大半,稳了稳心神,开口道:“你是何人?方才那是什么味道?”

“小女子名唤香君,方才燃的香气名为雪中春信。”她说话简洁,问什么答什么,并不多言,很懂尊卑的样子,倒让言氏越发放心。

“这香气味不错,为我再置一篆吧。”说着,言氏便在桌前坐下,好似旁人理应听她的话,并不觉得自己的要求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有多唐突。

女子微垂着眼,站着未动,她当即面露不悦:“怎么?给我置一篆很难吗?”

“自是不难。”女子抬起眼,眼梢微弯,声音舒缓:“只是雪中春信一点再点,失了幽冷韵味,夫人若想品香,妾可为您另起一篆。”

她重新折回身,在石桌前坐下,将香具一一按顺序摆放:“我观夫人神色不大好,想来有头风痼疾,这篆香或可为夫人消解疼痛。”

“你还懂看病?”言氏道。

“算不得懂,香道以养鼻而通神观,本就是修身养性之道,故而通晓些。”说话间,女子已用香铲将香灰混和均匀,剩余的香粉用羽扫倾入香炉中。

香篆放至香灰正中,从龙泉青瓷所制的香粉瓶中取粉,悬于香篆上,轻轻撒入。期间不时用香铲将香粉填平,整个过程眼不花,手不抖,香篆未曾移动过分毫,只有功夫下到极致的香娘能做到。

起篆后,香铲手柄轻敲香篆垂直提起,香炉中便印下“和安”二字。火引由香篆一头点燃,不多时,一缕清烟升腾而起,悬浮至半空,悠然散开。一篆香制成,没有半分拖沓,足见精于此道。

随着香气入鼻,方才的繁杂心绪好像经羽扫清出去,只剩下脑海一片清明,在初晨微波中起伏。

困意渐渐上头,眼皮越来越沉,言老太竟以手支颐打起了盹儿。也不知过了多久,再睁眼时,暮色已至,夕阳落下,梅林处于混沌蒙昧中,面前香炉内的香篆已经燃烬,只剩下成字形的残灰。

而眼前的香娘,不动如山,依旧端坐,好像从香起到香尽,姿势从未变过。

一篆香,从开始到结束至少有两个时辰,年轻人中能有此等定立,实在非比寻常,再加上这香确实对安神有奇效,言老太受头风痼疾折磨多年,尤其到了春风劲猛时,几乎整夜难眠。

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闻着这香,在野林子里坐着都能睡着,言老太彻底对她刮目相看。

“香篆已尽,妾身告辞。”名唤香君的女子起身,将香具重新一件件收起。

求医心切也顾不得许多,言老太放下了先前的倨傲,上前拉住她的手:“姑娘,你可真是有本事,实话跟你说,老身已经许久没有像今日睡得安稳觉了,不如你随我入府,以后在我睡前点上这么一篆安神香如何?”

“只要你能答应,必不会亏待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