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带着网咖回1950年一斤小鳄梨 > 第43章(第2页)

第43章(第2页)

就在孙家栋等人也准备离开时,伊利奇拦住了他们。“你们好,我是真理报的编辑伊利奇,能对你们做个简单的访问吗?”孙家栋等人面面相觑。

“这……您的问大使馆的同志。”

第六十一章第一中吹的诞生(上)

理论上现在留苏的学生都是要受大使馆管辖的。

因为现在出来留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国家出钱的公费留学生,他们都属于定点培养的。

比如孙家栋和黄志明是为国家定向培养的飞机发动机学生,白茹是国家定向培养的电子工程学生之类的。

所以孙家栋还是非常谨慎的,没有直接答应接受伊利奇的访问。而是让人找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在大使馆同意,并且派遣陪同人员的情况下,这群留学生才开始接受伊利奇的访问。

伊利奇:“这部电影中展现的古代中国式你们熟悉的中国吗?”

孙家栋:“是的,虽然从来没有以画面的形式看过。但是我我们从小看的历史书,里面那些记载在我脑海中的画面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伊利奇:“你们对于这电影中描绘的古代中国有什么看法?”

孙家栋:“自豪,不仅是我和我的同学们。我相信所有中国人都为我们老祖先曾经做过的丰功伟绩感到自豪。”

伊利奇:“那么对于近代中国呢?那些留着辫子的朝代。你们怎么看这个朝代?”

孙家栋:“虽然在清朝时我们国家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因为管理者的无能和上层的腐败,导致了我们国家的衰弱。但是清朝依旧是中国历史的正朔王朝。”

伊利奇:“近现代中国的衰弱和苦难,你们有什么看法?”

孙家栋:“这就是封建主义腐朽统治下对人民的压迫,造成了中国科技能力、生产能力的全方面制约。无能者的统治必然会带来国家的衰弱……”

伊利奇的访问不仅仅是对孙家栋的,还有对其他一些留学生也都进行了类似的访问。

访问问题的核心放在了留学生们对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认知。

其中核心中的核心是留学生们如何看待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的。

学生们的回答很让伊利奇满意,他们基本上都引用了电影里李大钊的话。

“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伊利奇是真理报的主笔编辑,在整个报社里有数的笔杆子。

所以他所站在的视角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普通苏联人看这部电影,仅仅是被电影里的内容画面和音乐所感动到。

看完之后可能有很多人会因为刺激的画面和配乐出现无脑燃的情况,恨不得当场找个黑恶势力和对方同归于尽了。

但是伊利奇所想的更多,这部电影好吗?自然是极好的,不论是配乐还是画面,还是剪辑。

都是伊利奇从未接触的,远超现在的苏联和美国电影。

但伊利奇更看重的是什么?是影片中深藏的政治韵味。古代中国那么繁盛,比同时期的欧洲文明更先进。

可是在近现代呢?他们被资本主义帝国的坚船利炮打的溃不成军,曾经摧残的文化抵挡不住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整个国家很快沦陷成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国家。

整个国家陷入民不聊生的状况。

而在这个时候拯救这个国家于危亡之际的是什么人?

是一批燃烧着红色星火的革命党啊!他们高举红色的旗帜,要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要让这个古老的国家焕发出新的生机。

最终他们打跑了资本主义,开始建设自己的新中国。这整个电影就是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详细的单个故事。

但是其基调是稳得啊,刚好符合苏联需要的社会主义阵营主旋律宣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