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解下最近一阵子挂在腰间的香囊,气味其实还蛮好闻的,只可惜,于他最大的用处便是被销毁,就像那美丽的璃国公主一样。
想到今日在宴会上,璃国公主身侧的香囊,那个味道……一切都在计划中,甚至因为昭武帝的命令,这计划还突来了一阵东风。
这种香味单独用,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配上一种药,那便是触之即死的东西。
魏王要大太监做的,就是把那种药不着痕迹的递给宣璐,让她用在璃国公主身上,如此简单的事情,魏王已经懒得自己再动手了。
显然,魏王的大太监也懂这个道理,他的主子觉得这件事简单,如果他办砸了的话……
魏王的大太监浑身一抖,不敢再想下去,他立即找人蹲守在了宣府附近,务必要勾起宣璐想要购买此药并用在璃国公主身上的想法。
宣府,宣奇一脸疲惫的回来,看到女儿期待关怀的双眼,他动了动嘴,但最终没说什么。
他开不了这个口,告诉宣璐,宴会结束后陛下宣召他不是因为有多器重他,或许在他答应陈王的求娶之前,陛下还会器重他一二,现在……
宣璐本就因那璃国公主的婚期同她一样而不高兴,要是因为自己被陛下宣召能让宣璐开心一点,那也很好。
宣奇的思绪飘到了同陛下对话的时候。
窗外天色昏昏,明武殿倒是灯火通明,但,那并不能温暖几分。
陛下坐于上首,他说:“你自己辞官或是朕让你失去官职,你选一个?”
宣奇跪在地上,明明是秋冬时候,甚至能算的上冷,但他额角的汗就是止不住的流,他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怎么说呢,这是他打拼半辈子的成果,好不容易走到这个位置……
昭武帝有些腻烦,他能猜到宣奇的心思,但是,“不要说朕不留情面,朕给过你机会了,你自己做出的选择。”
甚至他现在还给宣奇脸面,让他自己辞官,好让事情不那么难看,这都是看在宣奇以往的情面上。
他不愿陈王他们插手军中,朝中能为官的,谁不知道,他刚才问宣奇愿不愿嫁女,若宣奇不愿,就不愿,无人能逼迫他,但是,宣奇愿意,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那现在这样给谁看?
是,他是不能阻止有些人想要从龙之功的想法,但是,他不愿陈王他们能有军中势力,那一切就以他的意志为先。
若有军中之人同陈王他们联系,那好,当下就可以换人,驻守边疆多年再加上灭了赫塔尔之战的亲征,昭武帝可以说不怎么熟悉文官,但武官他一定摸的透透的,谁什么性子,谁擅长什么,谁最想要干什么……他基本都知道。
文官换人一时半会昭武帝会不知道该找何人,但武官,驻守边疆的人那么多,你不珍惜在京的机会,有的是人想上来。
何况,这又不是换了大批武官,就一个人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
宣奇满脸苦涩,但却没有反驳昭武帝的话,他知道,曾一同与陛下征战的经历告诉他,陛下说的是事实。
宣奇深深的跪拜在地上,头磕在冰冷的石板上,“臣年老体弱,无力胜任京都守备一职,请求致仕。”
“允。”
“从边疆调任需要时间,你暂时还任京都守备,直到你女儿成亲。”
昭武帝瞥了他一眼,道。
宣奇:“臣,叩谢陛下。”
宣奇回神,看着女儿不满的神色,苦笑了下,陛下一向冷酷,是他还心生妄想,以为自己没有想要从龙之功这个念头就可以让陛下不处置自己,却忘了,陛下在乎的从来不是有从龙之功念头的官员,而是付出了行动,与陈王他们有联系的军中官员。
他虽没有这个念头,但女儿却要嫁于陈王做侧妃……事实已然胜于雄辩,最起码,在陛下那里,看中的永远是做了什么,而不是想什么和说什么。
不过这些宣奇都没有同宣璐讲,宣璐想要嫁给陈王,他答应了,仅此而已。
宣奇怜爱的摸摸宣璐的脑袋,唯愿他的女儿往后如愿,快乐无忧。
昭武帝把这个事当睡前故事讲给顾丛嘉,重点是京都守备过几天会换人,然后,顾丛嘉听的是:“那这宣守备还挺疼爱他女儿的。”
能顶着昭武帝的不喜,致仕也要满足女儿所愿,此乃顾丛嘉听过的第一桩。
昭武帝,昭武帝有点无语,“你真的就纯听故事啊?”
顾丛嘉弯着眼:“哎呀,我知道嘛,京都守备过几天就换人了。”
“可是,那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昭武帝呵呵一笑:“你猜我为什么坐的这么稳?”
昭武帝初登基不过堪堪一年就能力压朝堂上的所有人,一力亲征,并把自己的那些兄弟都拉到了战场上,最后死的就剩一个,也没人敢说,凭的是什么?
军权!
因为昭武帝他掌兵啊,他有军权,而且还不是那种信任大将军的军权,而是自己就能统帅三军上前线的,所以,昭武帝的威势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