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昭武帝一定偏爱秦王,不会那么容易的立下陈王为太子,更不用提,陈王继承的是康王政治上的长子地位,但他毕竟不是真的长子,而且还有一个真的嫡子杵在那。
所以,只要昭武帝不是立马身体有恙,有顾丛嘉的存在,则会为魏王争取时间——去拉下陈王他们。
故而,顾丛嘉选择将这些消息打包递给魏王。
陈王他们几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更是彼此争夺皇位的敌手。
顾丛嘉相信,魏王他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毕竟,这可是直接曝出苏氏私藏银矿案的狠人。
第94章第94章万寿节(3)
顾丛嘉抱着一种看戏的心态,将消息递了出去。
但,顾丛嘉不知道的是,真正的狠人并不是魏王,而是昭武帝。
或许是什么缘分,又或许是父子俩心有灵犀,当初昭武帝选人去查苏氏的时候,一眼挑中了魏王,现在顾丛嘉准备给陈王他们找点事做,搅浑水的时候也是一眼选中了魏王。
不过相比于缘分,昭武帝更选择相信这是父子俩的心有灵犀。
顾丛嘉身处皇宫,更不要说还是昭武帝亲自抚养,昭武帝对他的关注是其他人的数倍,他做什么能瞒得住天下之主,皇宫的掌权者,昭武帝。
瞒不过,顾丛嘉也没想着瞒,从前他没有母族,身边也并无聚集起的势力,他的依仗是他的父皇,是昭武帝。
现在他有了聚*集起的势力,难道昭武帝就不是他的依仗了吗?当然不会,昭武帝依然是他的父皇,他最大的倚靠。
苏禾看着怔愣了下而后不自觉嘴角上扬的昭武帝,连忙反应过来,笑着恭维:“这是秦王殿下信任您呢。”
昭武帝没说话,但唇角上扬的弧度是骗不了人的,得知顾丛嘉光明正大往宫外传递消息的时候,苏禾都为秦王捏了一把汗。
但,看着陛下心情这么明媚的时候,苏禾在心里想,他应该好好向秦王殿下学习,嗯,学习如何能让陛下更开心,至于其他的,他有自知之明,他不是秦王,有些事,秦王干,陛下会纵容甚至心情不错,但是他干,那就是他想去死了。
一如顾丛嘉所想,前脚顾丛嘉刚把消息传出去,后脚昭武帝就知道了,但是昭武帝并没有阻止他。
这是父子俩无言的默契,正如顾丛嘉坚信,他这么光明正大的传递消息,准备搞事,昭武帝不会阻止他的。
昭武帝也懂顾丛嘉行为下的话语,他信任昭武帝,相信昭武帝,他的父皇一定会支持他,所以,不曾隐蔽,就如此光明正大。
不管顾丛嘉此举到底是相信昭武帝一点还是不想给他们以后埋下猜忌祸根的考虑,顾丛嘉就是这么做了。
而昭武帝,昭武帝心情很好,而后,昭武帝从御案上一堆奏折里抽出一本一看就和其他奏折不同的‘奏折’。
很显然,昭武帝手中的这本更加华贵和精致,苏禾想,很不像陛下吝啬,咳,节俭的本色。
一时间,苏禾有些好奇这本‘奏折’的作用起来,但,昭武帝显然没有想让他看的意思,昭武帝挥手,示意苏禾退下。
直到殿内空无一人,昭武帝才打开了这本‘奏折’,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的都是关于顾丛嘉的,比如顾丛嘉今日做了何事,昭武帝的感触,骄傲,心软等,旁边还有昭武帝画的顾丛嘉的肖像。
昭武帝慢慢的又再翻了一遍,那些场景至今清晰一如昨日。而后,昭武帝提笔。
今日份记录,顾丛嘉光明正大的从皇宫传递消息。
批语:这小崽子有点嚣张了,但,我很高兴。
昭武帝写完,并未第一时间动笔画,而是打算等今日见到顾丛嘉再说。
顾丛嘉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这份天底下独一份的父子感情,杜绝其他一切影响父子之情的因素,他一个亲王,身后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但他所做的一切在昭武帝这里都是透明的,不是昭武帝调查出来的透明,而是顾丛嘉自身展示给他的。
而昭武帝同样如此,他并不想最后的时候与顾丛嘉之间落得一地鸡毛,自古以来,坐在皇位上的,即便一开始有很好的父子之情,母子之情,但最后都会因为权力而伤损。
毫不夸张的说,虎毒不食子,但在这皇宫之中,杀子的,弑父的,丝毫不少。
昭武帝说不出永远,当年先帝对他的母后一见钟情,非她不娶后来还不是厌了原配,无视嫡长子,寻常人的真心都瞬息万变,何况是九五之尊,太多人讨好,太多人挑拨,昭武帝想象不出来自己老年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一如既往,也可能在某一瞬就不再喜欢顾丛嘉。
毕竟,他不是只有顾丛嘉一个孩子。
所以,昭武帝想给顾丛嘉更多的保障,为顾丛嘉搭建起势力什么的,只是他随手一指,不够有力。
自己最了解自己,帝王给予什么是最有保障的?高位?银钱?都不是,哪怕他现在就立顾丛嘉为太子,以后他不喜欢顾丛嘉了,他也一样能想办法拉下来,银钱也是同样。
昭武帝给予的最有保障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才是九五之尊给的最有诚意的东西。
他给顾丛嘉付出的越大,他越不会放弃顾丛嘉……所以,他每日同顾丛嘉一起用午膳,给顾丛嘉讲解朝堂之事,花费时间记录顾丛嘉做的让他有所感触的每一件事……他将花费半生的时间在顾丛嘉身上,他就不信,这样老年的自己还能放弃掉顾丛嘉。
昭武帝吝啬,方方面面,不管是银钱,还是他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他总会为顾丛嘉投入。
投入一些,放弃虽然肉疼但可以放弃,投入再大一点,放弃割肉般的,但依然可以放弃,若是投入大到一定程度,放弃,这个词已然会从自己的词库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