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燕武本纪》有洋洋洒洒两千多章,但说白了也只是在讲这萧鸿雪四十多年的传奇人生而已。
作为一口气追完了《燕武本纪》,可以说是看着萧鸿雪长大的杨惜,可能比萧鸿雪的亲娘还要熟悉他。
这萧鸿雪走的不是那种经典的阳光热血成长型男主路线,他生性阴戾淡漠,不好享乐也不恋美色,一心只图社稷。
他房中妻妾都尽为了政治利益而娶纳,日常生活简素得像个和尚,甚至有读者调侃萧鸿雪的官配其实是皇位。
至于出身,萧鸿雪是萧成亭叔叔昭王的小儿子,论亲缘关系,萧成亭还得叫萧鸿雪一声小堂弟才是。
而这色胆包天的萧成亭不仅把自己的小堂弟错认成美女,给人家下药,还差点真把他给睡了,简直造孽……
那可是萧鸿雪啊!《燕武本纪》用两千多章笔墨来刻画的乱世枭雄式的大男主,一个能隐忍蛰伏十三年的狠人。
他拥有惊世的艳才韬略不说,而且是真正的睚眦必报、手段狠辣。
杨惜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小说剧情就是萧鸿雪在位第十年时,尚书左仆射谢韫突然造反篡国,变国号为秦,将萧鸿雪改封为义王,圈禁在长安京郊,并令其亲信迁往边邑凉州。
这谢韫本是受了先帝顾命的辅政大臣,在朝中风评极佳,是众人眼中霁月光风的儒雅君子、士林之首。
就连萧鸿雪这个皇帝都是他一手扶上去的。
这样的人,突然起事逼宫了,自然满朝俱骇。
但也只能骇,不敢言。
谢韫是晋阳谢氏出身,这晋阳谢氏是百年豪族、门阀士首,背倚一众世家,早年民间就有“谢与萧,共天下”之说,足见其底蕴深厚。
萧鸿雪为暂避其锋芒,只得先以义王身份俯居京郊。
但萧鸿雪并未就此一蹶不振,而是卧薪尝胆了十三载。
期间,他通过书信秘密地将凉州那些忠于自己的旧部组织起来,募练凉军、韬光养晦。
在他派去的刺客成功毒杀谢韫之后,他与自凉州南下的大军会合,成功复位。
萧鸿雪携剑亲征,于阵前将谢韫的胞弟、柱国大将军谢韬枭首,后顺势抄了谢氏满门,夷其三族,在谢府门前垒起数米高的人头塔泄愤。
大概是在京郊含垢忍辱的那段生活真的把萧鸿雪折磨成一个阴鸷残暴的心理变态了,他复位后还前往皇陵,亲手将谢韫的尸首掘出,曝于长安城墙上整整十三年。
硬是把自己被废受辱的那十三年一日不差地还给了谢韫。
十三年啊,别说尸首了,哪怕是腊肠、熏肉听了都发怵,何况萧鸿雪又不会给谢韫的尸首刷盐防腐,恐怕连完好的骨头都难留下一根。
这位在“忍”字一道上造诣至臻的燕武帝是真的蛮狠的,对他人狠,对自己犹甚。
为大事计,就连自己那身怀麟儿的贵妃都被谢韫给生生勒死在面前了,萧鸿雪仍能做到面不改容。
这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刘病已嘛。
也难怪他能中兴燕室,后来更是在狼火不休的乱世之中开疆辟土、鞭及戎狄,开“迩平之治”的盛世局面……
和萧鸿雪进行了一下简单的人物对比后,杨惜不禁思考起萧成亭这个草包太子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很快,他得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答案——为了爽。
萧成亭是小说作者设置的一个爽点。他在男主萧鸿雪游梅园时见色起意,往萧鸿雪的酒水中下了迷情药。
在榻上被萧鸿雪一簪子扎老实了后,还依仗自己的太子权位,派人去威胁他不许声张。
后来男主逆袭上位,把这位昔日以势凌人、阴怂狡诈的太子殿下弄成了残废,让他走路只能靠手爬,连和在宗人府里洒扫送饭的丫鬟仆从们讲话都要抬头仰视。
够爽,够解气吧?
杨惜记得当时自己看这段的时候是挺爽挺解气的,不过,现在他自己第一视角体验太子生活,就一点都爽不起来了。
惹了萧鸿雪这么个睚眦必报的主,这萧成亭不在宗人府满地乱爬才怪呢。
小说中的那段描述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但杨惜光是想象了一下,就感觉自己的腿肢冰凉僵硬,一阵剥肤椎髓的剧痛自腰腹蔓延到小腿。
……好像已经开始幻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