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试着运转体内那小气旋,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顺着经脉游走。
以往修炼玄阴功法时,经脉如寒潭般冰冷稳固,而现在,经脉像是被注入了流动的水银,变得柔韧且充满活力。
当灵气运转到胸口处,她甚至能听到细微的“咔嚓”声,仿佛是身体在打破某种桎梏,重新塑造全新的经络体系。
更神奇的是,楚瑶发现自己的五感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她不仅能听到陆离在门外走动的脚步声,还能通过脚步声的轻重、频率,判断出他此刻心绪不宁;房间里燃烧的蜡烛,她能分辨出烛芯是由三种不同草木混合制成,甚至能嗅到烛泪滴落时,与空气接触氧化产生的细微气味变化。
楚瑶将神识更加专注地沉入丹田,聚焦在那座玉炉之上。
原本柔和的粉色子宫玉炉,此刻像是被注入了星辰的光辉,隐隐泛起一层朦胧光晕。
光晕呈现出渐变的色泽,边缘是淡淡的银白,往中心逐渐晕染成浅金,如同晨曦初现时天边的霞光。
光晕并非静止,而是如同水波般微微荡漾,每当小气旋旋转,光晕便随之起伏,迸溅出细碎的光屑,如同无数萤火虫在玉炉表面翩翩起舞。
小气旋宛如一个微型宇宙,阳灵与阴灵的灵力交织缠绕,在旋转中不断从子宫的肉壁上拉扯出丝丝缕缕的灵丝,这些灵丝又如同活物般,融入气旋内。
她能清晰地看到,每当外界的天地灵气被吸入体内,小气旋便会骤然加速,释放出一道璀璨的光芒。
光芒照射在玉炉内部,映出玉炉本身复杂而精妙的纹路,那些纹路层层叠叠,暗藏玄奥;更令人惊奇的是,内壁粉色的血管脉络,随着小气旋的转动微微搏动,仿佛有鲜活的能量在其中流淌,与灵气的光芒相互辉映。
楚瑶的神识在玉炉表面游走,心脏猛地一沉——在玉炉的中下部,竟蜿蜒着十多道细密如蛛网的裂缝。
这些裂缝泛着奇异的银芒,裂缝间正源源不断地漏出丝丝缕缕的天地灵力,如同沙漏中流逝的金色砂砾。
每当小气旋旋转,灵力泄漏的速度便会加快,那些逸散的灵力在空中凝成细小的光珠,转瞬又消散在虚空中。
楚瑶盯着那些不断泄漏灵气的裂缝,檀口微张,终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无奈轻叹。
她知道寻常修士双修一次不过一两道裂缝,陆离的至阳血脉却在她玉炉上刻下十多道伤损,这修复之路怕是比想象中更艰难。
但她没有沉溺于忧虑,深吸一口气后缓缓闭上眼,开始默运早已烂熟于心的《玄阴玉炉引气诀》。
随着功法运转,丹田处的小气旋陡然加速,原本若有若无的灵丝骤然变得清晰,如同被风吹动的蛛网,朝着玉炉裂缝处延伸。
那些泄漏的天地灵力像是受到指引,竟不再漫无目的地消散,反而顺着裂缝边缘盘旋汇聚。
楚瑶能感觉到,每一道裂缝都像干涸的沟壑,正贪婪地吸收着回归的灵力,银芒闪烁间,裂缝边缘竟开始泛起淡淡的粉色光晕,如同新生的肌肤在缓慢愈合。
她将更多神识沉入玉炉,引导着小气旋牵引外界灵气,同时调动体内残存的玄阴之力化作灵丝,如同织补绸缎般覆盖在裂缝表面。
尽管每修复一丝裂缝都伴随着细微的刺痛,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裂缝的闭合,玉炉对小气旋的共鸣愈发强烈,甚至能隐隐听到玉炉壁发出“嗡嗡”的轻鸣,仿佛在为这场艰难的修复而震颤。
窗外夜色渐浓,陆离在门外几次想推门而入,最终还是按捺住担忧。
而房内的楚瑶,在运功修复的同时,也悄悄做了决定——待明日体力恢复些,定要将这超乎寻常的裂缝告知陆离。
毕竟这条由两人血脉开创的双修之路,从来就不该是她一人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