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大哥哪里弄来的秋刀鱼啊!”
只说是去渔场拿鱼,没想到带回来的是秋刀鱼。秋刀鱼是便宜的鱼,但他们这边好像没人养。
“住前头的你顾叔家捞到的。他家也承包了一条渔船,今天也下水了。听说运气不错,遇到一群秋刀鱼。这鱼不值钱,但架不住量多。好像也捞了有千把斤的样子。”
陈大哥在院子跟陈爸在收拾上午用过的拖网。听到陈妈的话大声道:“是快一千斤的样子。今天咱这一片出海的船,收获都挺不错的。”
听到这话,宝茵琢磨着会不会跟水精华有关。
水精华虽然是粘在她家的拖网上。但海水是联通的。离得近的鱼就进了她家的拖网。离得远的鱼慢一步,就进了其他人家的拖网。
这可不是宝茵瞎想的。这水精华没有被食用前,确实有这么大的魅力。不过她也没测试过产生作用的最长距离。
在没有确定这个数据前,在海里还是要小心点用。今天造成这样大的影响,估计是她的水精华放多了。
“那今天镇上码头铁定热闹得不行。”宝茵想想这么多渔船满载而归,那镇上不得热闹得不行啊。
“哪止啊!咱这几条村子都热闹着呢!”
——
确实是热闹!
美味的秋刀鱼还没吃完呢,家里就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客人。
“大强啊,你老小子厉害啊!”
“大强啊,我还以为我够厉害的了。没想到你小子一出手就是一千多斤的大黄鱼。”
“大强啊,这一趟赚死你喽!”
“大强啊,下次出海咱两搭伴算了!你这运气,没谁呢!”
院子里陆陆续续坐满了来客。这些人也不讲究,弄了几条长条凳,就一个个翘着二郎腿坐一起。烟点上,茶喝起,就开始聊着今天出海的收获。
没错,来的都是买了渔场渔船的船主,一共有18位。这些人中,有一个人单独拥有一条船的。也有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人,合伙买一条船的。加起来一共有9条船。不多,但在他们这一片算是成规模的了。
面对这些话,陈大强就乐呵呵地谦虚几句。但心情是真的美啊!之前渔场要改制,他还慌了下,毕竟他跟儿子都在渔场工作。结果真改制了,他才发现赚钱是那么得容易。
“今天大家的运气都好都好。各个都捞了满船货。”陈爸说着今天大家伙的好运气。马上就有人酸溜溜地道:“再多货也比不上大黄鱼值钱啊!”
这话倒是事实,陈爸也无法反驳,摸了摸脑袋,嘿嘿傻笑。
宝茵还以为他们就是来吹牛的呢。结果互相吹捧了一下对方后,立马就开始说起镇上收购海产的事情。
“价格有点乱……”
“鱼多了还压价……”
“还是老李你家比较厚道……”
李金也来了,这会儿被夸,一脸骄傲:“我大儿子你们是知道的。不说特别实诚吧。但铁钉不会坑咱这些老职工的。徐老九那边呢,我也承认路子比我大儿子要广。不过他这人滑头,你们跟他打交道要小心点。”
宝茵没有参与这样的讨论。不过竖起耳朵记住镇上码头的这些收购海产商。说不定哪天她就能用上。
——
没想到她这样的举动,却让这些过来讨论的船主印象深刻。
讨论散了后,这些人各自回到家里。不免跟家人说起今天讨论的内容。而宝茵虽然没开口说话。但一直在边上认真听着他们这些大老粗说话。甚至后来还拿个笔记本来记。这让他们到后面都有点不好意思了。生怕说错什么,让人家跟着记错了。
“怪不得人家能认识阳城的大老板。那么安安静静地在记着我们说的话。海葵,你整天在家没事干。多跟那姑娘相处,能学到点东西。”
顾海葵正在逗自家大哥的奶娃子。听到她爸的话,有点不服气:“那陈宝茵都在阳城住了四年。认识阳城大老板不是很正常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