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我用100kg物资在封神成圣 > 100110(第1页)

100110(第1页)

第101章物是人非,扫墓

我牵着敖云的手,回到了曾经的戈河流域,此时数百年过去了,亳城早已重建。过去居住在这里的诸多居民村落房屋乃至田地都已经彻底不复之前的模样,连城墙也是修了又修,只有丘陵和一些巨石的形状依稀能看出原来的痕迹。

在敖云数次差点引发地震洪水和闹别扭之后,我才终于意识到,当前最大的当务之急是给她一个好的教育。这家伙可是祸乱三界的惊天大魔巫支祁圣母的化身,这一世,她在还没有成熟的心智时便已经掌握了恐怖的实力。如果不好好约束,将来干出什么事情,制造出什么后果都不足为怪。所以我暂时封印住了她的力量,带她来到这里,从一个普通的童年开始成长。扎根于土壤之中,与虫蚁为伴,方能长出参天巨木。

我和敖云漫步在亳城周围,对于意识刚诞生不久的敖云而言,眼前的一切都让她充满了好奇。

“敖云。”

“嗯?姐姐有什么事。”

敖云好奇而懵懂地看向我,我的目光则微微看向人群。此时大商又恢复了生机,正值岁末,新年伊始。亳城作为曾经的都城,虽然不如现在的国都朝歌那般富庶,但仍具历史底蕴,并不比当年的亳城显得更加冷清。大街上所见之处房屋林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倒也算得上热闹,只是物是人非,这里的一切都和以前我记忆中那个地方没什么关系了。

“你不是吵着要玩具和零食吗?姐姐带你到城里来逛街,你看好不好玩?自己选喜欢的东西吧。但是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任何选择都只能做出一次,也要付出相对应的代价。你要玩具和美食,就要通过做功课或者做家务,设法讨姐姐欢心来换取。你毁坏了的玩具,姐姐就再也不会给你买了。你让别人开心,别人才会让你开心,失去的东西永远也不会回来,你明白吗?”

此时的敖云刚刚诞生不久,阅历正是一片空白之时,没有任何心机,闻言便松开了我的手去玩闹了。我倒也并不担心,虽然封印住了她的绝大部分力量,但凡人却也不可能伤害得到她。

转眼到了黄昏时分,我正欲带着满载而归的敖云回到戈河龙宫,却见到迎面走来一支祭祀队伍,队伍中人洒着清水,抬着神轿,沿路抛掷花瓣。

新年之时请神驱邪祛灾,这本来是极为寻常之事,我并没有在意,拉过敖云走到一旁。却见人群中央的神龛之中,末尾几字依稀便是“戈河龙君”。我怔住了一刹那,随即带领敖云离开

戈河空境之中,也是一片水域,多多少少有一些小鱼小虾在其中生活。水中有一座小山,父亲曾经的洞府就在其中,前门上面种植着叫门草,能够根据来人的声音作出相对应的回应,智力大约和鹦鹉相当,母亲的坟墓在山的后面。

数百年过去了,这些年的洪水和灾害倒是没有摧毁这片狭小空间,但是洞前已经长满了杂乱的水草,父亲当年种下的叫门草已经不见踪影,洞门面目全非。清理干净洞门之后,就来到了洞府的内部区域,洞府之中各个房间内,各类生活设施和家具早已朽烂干净,地面上堆积的灰尘真菌和微生物的尸骸使得整个洞府都变了颜色。

大厅之中,鲛油制成的长明灯仍然在发出光亮,只是比之前黯淡了一些,鲛油虽然耐用,但最多也不过能持续千年,如今这盏灯也使用好几百年了,灯油和灯芯已经来到了它使用寿命的后期。书桌茶几,供桌书架,神龛牌位,一切能看到的地方都被灰尘笼罩着,砚台早已干涸龟裂。我轻轻触碰了一下父亲曾经的座椅,它便散落开来。我又拍了拍书架上的灰尘,不少书籍的质地已经发硬变脆了许多。

“李将军?你在吗?”

我轻声问了几句,大厅之中寂静无声,回应者唯有我自己的回音而已。其实我心中早已有所预料,这些聻鬼只不过是父亲摄来的诸多凡人执念所化之物而已,不通修行,并无什么能够称道的神通法力,数百年过去,便都渐渐消散。原来的下仆如阿婢阿圆也都不见踪影,估计是早已离开。

我和敖云一点一点的用集市上买来的清洁工具将各个洞府和大厅打扫干净,清理出还能用的东西,将那些废弃物品堆积在一处。以我现在的神通法力而言,许多事情早已经不需要那么麻烦,但我还是细心地用最原始的方式擦拭,并用上一世在董师父等人手中学到的技巧纠正敖云的动作。我不会当老师,我也不知道怎么教导孩子,但我曾经有过一个很好的父亲,一个很好的师父。

我在后山母亲的坟旁挖了个坑,和敖云一起将父亲那些已经朽坏的东西放入坑中掩埋,将各色物品在其中排列整齐才盖上,又仿照母亲的墓碑给父亲建了一个衣冠冢,用在大厅中找到的一些还能使用的黄纸香烛等给他们扫墓祭坟,整个流程做得很是认真。敖云在附近还发现了一具水鼋骨架,一半头朝下埋在土里,一半露在外面化为白骨。我轻轻点了一下,骨架里面便钻出一缕轻烟,正是当年的下仆阿圆之聻身。想必它是知道自己命中大限要到了,挖土掩埋自己,却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便已经死去。

阿圆本就痴傻,这又只是它一缕执念所化,更是连最基本的对话也无法进行了。它看到我的到来,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显得很是激动,咿呀呀叫着,只是表达不出任何有效信息。不过敖云倒是挺喜欢它,时常带在身边,就当作宠物了。

我开始教敖云书法符箓等,每日抄书咏颂,打扫卫生,吐纳打坐。每过一段时间,便带她外出游历,日子过得倒也还算充实快乐,四渎神系和商王朝多年来的经历也早已探听明白。

当年我们与实沈真君入阵除妖之后,实沈真君死于阵中,四渎神系群龙无首。此后百五十年间,洪灾频发,妖魔鬼怪屡见不鲜。商王朝历经九世之乱,自太戊之子仲丁迁都开始,九个帝王数次迁都,狼狈如丧家之犬,国家之混乱已经达到极致。好几任君主死得不明不白,诸侯不朝,商朝衰落。直至盘庚迁都励精图治,武丁一朝开始招募散修炼气士,数次征讨蛮夷,清扫妖氛,商王朝才开始恢复威严和生机,天灾人祸,邪魔妖孽之患逐渐减少。

在这个过程中,民间的淫祀之恶俗蔚然成风,各种血腥人祭层出不穷,野蛮不堪,严重影响了商朝的治安和生产活力。在武丁以后,经过好几代商王的严厉禁止,这种现象才开始逐渐减少,现在已经作为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

“仙姑,小的已经打探明白,这戈河龙庙是昔年洪水之后,亳城边缘一户人家逃难之后复归此地重建的。此后又发了几次洪水,此庙皆安然无恙。有人看到鬼卒在洪水之中托举此庙,洪水每涨三尺,便将此庙向上托举三尺,以此类推。平素百姓有什么事来此庙求神,经常都能得到回应,因此在附近享有盛名,官员考据此庙的来历,在很久以前就有了,所以列入国家体系,不以淫祀论处,因此至今不衰。”

我点点头,伸出手指,一道精纯至极的元气灌入眼前的小鬼体内,它惊喜莫名,千恩万谢地走了。这是之前我教敖云太阴六丁通真逐灵玉女之箓时,敖云无意中摄取到的鬼怪。这小鬼平日里也不时假托神明,吸取些香火祭祀,我就顺便让它帮我查探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多少起到点聊胜于无的作用。敖云的阴神在空劫中就已经淬炼到了元神出窍境界的极致,何止是过目不忘可以形容,基础的伦理道德,生活常识和书本上的知识已经教无可教,我平素便让她学习处理龙王庙内的事务,体验民生疾苦。

我并不懂得教育孩子,过去董师父,郭师伯,丁师伯和父亲等人的教诲,我便凭着记忆,一一转授给她,至于她将来是会变成一个正直善良的神明,还是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变回那个让诸天恐惧的惊世妖魔,便不是现在的我所能预料的。

不知不觉间,很快又是十年过去了,商德王帝乙也已经年老,他的统治也差不多快要迎来终结。商朝的政治中心此时彻底转移到沬邑,即朝歌

“敖云,我今日为你彻底解开封印,并将所学道术一并传授于你,豪不保留。过去十年期间,我所传授给你的其实都是一些特别基础和简单的东西,以你的修为和精神强度而言,要理解极为容易。如今最难掌握的各类高深法术,却只给你极短的时间来领悟,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将包括“太乙金华宗旨”,“五帝六甲左右灵飞之符”,“太阳六戊招神天光策精之书”在内,数世以来,自己所学到的诸多法术和心得体会,几乎毫无遗漏的传给了敖云。将封印她发挥出全部力量而做的手脚也全部解除,过去在空华世界之中与巫支祁圣母会面之前因后果也全部告诉了她。

“大道幽深,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罗天地,无穷无极。天地宇宙之间的一切都脱离不了大道的桎梏,唯有心灵与自我的存在,较之虚无缥缈的宇宙规律更难控制与领悟,具备超脱的可能性!一念之间,为神为魔,其中变化就算是先天神圣也难以算尽,此心比之一切玄奥的神通法术更为凶险难制。你的将来是我所不能预料的,前途未卜,为善为恶,或凶或吉皆所难言。或许你我二人终有敌对之日,这也无妨,但求所行所为无愧本心即可。”

“杀劫将临,中界将有一场剧变,因果纠葛,虽圣人亦难走脱,时间无多。我要即刻出发,去收复四渎,歼绝妖氛,澄清玉宇,以完先人未竟之业!我此行,并无必胜把握,说不得就要身死中途。这倒没有什么,姐姐只怕先前的承诺没有来得及兑现,我且先将此建木之种还于你手,此物之贵重莫可言喻,你千万别轻易让人察觉。”

我用手掌轻轻抚摸敖云的头顶,将建木之种也传给了她,以她此时的修为神通,再加上这颗建木之种,虽还未修成仙体,但天下间也是大可去得。现在封神大战迫在眉睫,留给我完成计划的时间并不多,可说是分秒必争,父亲的故居再也不能继续待了。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河伯冯夷所处的黄河,据说这些年黄河屡泛洪灾,百姓恐惧,苦不堪言。衍生出河伯娶亲等人祭习俗,我们二人说来有数百年未曾相见,如今是时候该叙叙旧了。

第102章帝乙射天,入河

我本想带着敖云直接去到龙门山孟津河口,寻找黄河眼入口,却得知帝乙此时正在河渭周边举行盛大的游行祭典,躲在四周远远围观和议论的吃瓜群众人山人海。

看着面露好奇的敖云,我二话没说,带着她前往渭河。

反正也不差这点工夫

若放在我之前几世,此时差不多正值我出生那段时间,纣王虽还未登基,但商代的风土人情和之前所历已无多少区别。我看到了许多过去所熟悉的事物,侍卫们执金瓜,擎斧钺;太师杜元铣、丞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文武多官;微子启、微子衍、比干、箕子等皇亲都侍立在帝乙的凤辇龙车左右,唯三子寿王未见;三千铁骑,八百御林,三牲齐备,巫祝贞人,乐师随行,士兵驱赶着战俘,武将在前头开路。场面比之我前几世所见的排场尤为壮观。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样的祭典会持续不短时间,将朝歌、孟津、东鲁等战略要地都巡视一遍,祭奠祖先与神明。即有文化传承和顺天敬神的因素,亦有展示国力,震慑诸侯与夷狄的军事演习意味。帝乙号称德王,征讨夷人,与西周和亲,留下“帝乙归妹”的典故,也是才德兼备的一代雄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