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几位身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热情地向过往行人发放着开业传单,脸上洋溢着真诚而灿烂的笑容,耐心地介绍着台球厅的特色与优惠活动。
走进台球厅内部,则是另一个世界。
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摆放着一排排崭新的台球桌,它们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
每张台球桌都散发着崭新的光泽,绿色的台呢平整如镜,仿佛在邀请着每一位台球爱好者前来挥杆竞技。
天花板上,一盏盏造型独特的吊灯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将整个台球厅照得如同白昼,为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比赛环境。
角落里,几盆绿植生机勃勃地生长着,为这个充满运动气息的空间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自然色彩。
台球厅的四周,墙壁上挂着一些著名台球选手的巨幅海报。
球星们专注的神情、矫健的身姿,仿佛在诉说着台球运动的魅力与激情。
秦晓勇是刚刚从外面剪彩之后进来,大东跟在他身后,脸上的振奋溢于言表。
“二哥,三哥真不愧是高材生,这开台球厅的主意真是绝了。”
大东一边接过秦晓勇脱下来的西装,一边夸赞不已。
虽然秦晓勇私下里和秦晓雨,一直就“姐弟”还是“兄妹”争论不休。
但这么多年,自己的兄弟们称呼自己二哥,称呼秦晓雨大姐的,他也早习惯了。
最多就是,翻个白眼而已。
至于大东口中的“三哥”,当然是沈建秋咯。
其实说起来,大东、阿强十多年前就认识沈建秋了。
当时他们跟着秦晓勇和人打架的时候,沈建秋偶尔碰上的话,也会帮一手。
虽然没怎么练过,但沈建秋的胆量是毋庸置疑的。
大东还记得,当初沈建秋第一次帮手,直接和对面一个比较猛的家伙完成了一换一。
一个年年考第一的文弱书生,竟然能和一个大混混完成互爆,简直震碎了所有人的三观。
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小瞧了秦晓勇的这个亲弟弟。
大东、阿强,也从此佩服不已。
后来在沈建秋的规划之下,秦晓勇去当了兵。
那三年,大东、阿强过得多少有些狼狈。
不过,沈建秋到似乎从未忘记过二哥的这两个跟班。
每年放假回来的时候,都会和他们一起吃个饭。
再后来的事儿,就不用多说了。
秦晓勇退伍回来之后,大东、阿强和他们带出来的一帮小弟终于有了主心骨。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沈建秋研究生毕业之后也回了家乡发展。
不过,大东后来想想,也不觉得奇怪了。
二哥他们家这三姐弟,真的是一路相依为命走过来的。
大姐、二哥都留在家乡,三哥回来也正常。
当然了,三哥这个高材生起点完全不一样。
毕业回来之后,直接就成了公务人员。
据说现在的级别,都赶上副县长了。
牛笔的人,真是在什么地方都牛笔。
联想到眼前这个“台球俱乐部”,也是出自三哥的规划。
大东心中对沈建秋的佩服,又提升了好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