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喜之不尽道:“真的吗?那可太谢谢你了!”然后问起东西在何处,她好提前派阿荣去搬。阿荣力大无穷,两三个成年男子且顶不上她,搬动几个箱子,不在话下。
放人进来一炷香有余,薛柔第一次给予岑熠一个正眼,但格外短暂,马上便对上了他一侧的冯秀:“你领阿荣去一趟吧。”
冯秀下意识看向岑熠,那毕竟是他费心赠给薛柔的,究竟如何处置,须有他的指示。
“阿柔说送谁,那便送谁,不消再问朕。”比岑熠标致的笑颜更加骇人的,是他嘴里莫名蹦出来的“阿柔”。封存的记忆汹涌袭来,那一声声阿柔,倾注的是崔介的脉脉深情,绝非是东施效颦来的虚伪。
今朝的薛柔连骂都不稀得骂他,转眼向明珠莞尔笑道:“你们哪天离京,我可以送你们一程。”
明珠说:“后天一早。但送就不必了,我们赶时间,天不亮就要动身,可折腾人了。”
话已至此,薛柔不再坚持。一时,屋里落针可闻。
明珠的话匣子一关,轮到了岑熠,不意他才启齿,三喜四庆推门进来上茶,薛柔望着给明珠那杯牛乳茶,又扯起闲篇来,成功把他忽略过去。
旁观两人有说有笑,格外和睦,岑熠垂于身侧的袖口下,五指悄然攥紧,手背上凸起道道分明的青筋。纵然他如是失态,空气中的欢声笑语依旧连贯成篇。她不欢迎他的到来,不在意他煞费苦心后的改头换面——她明晃晃把他当跳梁小丑。
他不自禁思考,如若今日被不屑一顾的人,换成崔介,崔介当如何应对?是沮丧与伤心,亦或是不甘与怨愤?
他无助的疑问如石沉大海,没有人给他解答。前路未知,须由他自行摸索。
他忽然一笑,笑声极小,仅仅回荡在他耳畔,此乃他给自己的答复——严紧的指缝,一点点松懈开来,以一个随性自然的姿势垂放与两股之外。沮丧伤心、不甘怨愤,他一概不要,他要宽宏大量,接受她施与的一切。他笃定崔介做不到,但他能,这便是所谓的超越。
天人交战,看似漫长,实则弹指一挥间而已。
岑熠树立在视野中,明珠不得不分神留意他,唯见其浅笑挂脸上,自成一派安然。
从进门起就笑,大约有半个时辰了吧,还在笑……脸不会僵住吗?明珠腹诽,不仔细漏听了对面薛柔的话,一时冷场。
薛柔不显山不露水,将茶杯往明珠手边略推一推,重说一遍:“太阳快落山了,假使你不嫌弃,便在我这用膳吧。”
留明珠用膳?那他呢?为何不留他?岑熠静悄悄听着,牙根子不知几时咬死,牵扯到面皮上,腮帮子紧了一片。饶他隐忍克制,仍然难免显示古怪。
明珠收回目光,表现得有几分勉强:“不是我推三阻四,主要是我王叔,再三叮嘱我一定不能误了今晚和大家伙的晚宴……”平时明珠爱撒野,乌丹王叔且惯着她,今晚这顿聚餐是和使节团的弟兄们一起,说什么也不能缺席,明珠知晓轻重缓急。
再强人所难,就没意思了。薛柔颔首,叫四庆出去瞅瞅阿荣那头进展如何。
明珠亦不打算逗留,仰脖子饮光牛乳茶,起身道:“阿荣办事利索,估计快完事了,我去外边等她。”
有个阴魂不散的,薛柔一心想躲开,便提群追上明珠说:“我随你等吧。”
目送二者远离,岑熠安于现状,坐下端起茶盏,喝了半盏凉透的茶水。冷茶难用,然于扑灭心火上颇为奏效,他又可以自持许久了。
送走明珠以后,薛柔磨蹭半日,情知躲不掉,丧着一张脸回去。
天已然黑透,屋子里也漆黑一片,她蹙眉吩咐掌灯。明灯盏盏,岑熠便端端坐于椅子上,抬眼直视着她。
目光凌空交汇,摩擦出尴尬的火花。
薛柔转头到床边,侧对着他坐定。三喜凑近,轻声询问饭现成了,要不要现在摆饭,她姑且摇摇头:“冯秀哪去了?你叫他来,把人接走。”
冯秀老老实实候在门口,待三喜出来提,肩膀一耸,两手一摊,表示无奈与遗憾:“你太高看我了,陛下要听劝,眼下何必痴坐在那。”
三喜没好气道:“那就干看着两个人吵翻天?况且哪回吵嚷起来,不是我们殿下吃亏的?你能沉得住气,我却不行。”
边鸣不平,边强硬拉扯冯秀往屋里走,不料区区这点工夫,门里又传出火药味十足的对话:
“你模仿得了他的衣装打扮,模仿得了他的高洁心地吗?别没意思了,让我清净一阵,成不成?”俨然出自薛柔之口。
“朕有进步的,这段日子朝臣们都夸赞朕贤明……”
“他们是你的臣子,不迎合着你,难道跟你唱反调,等你大发雷霆砍杀他们吗?”
“……所以,你也和外面的人一样,笃定朕有病是吗?”
“你何止有病,你是病入膏肓,药石无医了。”
见势不妙,三喜顾不得扭送冯秀,手指头及触及门帘,就为冯秀扯住胳膊,作势阻挠她入内助阵。三喜焉许他猖狂,二话不说跟他掰扯起来。
门外,扭打不休;门内,亦是争执不休。
“朕没病,朕很正常!”岑熠突然急切起来,“朕做的所有的功课,全是为了你啊……朕是为了你啊,你知道的,你怎能跟着外边那帮一无所知的人,指责朕呢?”
他只是深爱她,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