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李世民贞观盛世 > 20第 20 章(第2页)

20第 20 章(第2页)

明知公主受不了当地环境会早逝,嫁了四百多个公主去蒙古,他们也真是能干得出来!

至于满清皇帝的皇后、妃子都是蒙古人,他们也真是不怕污染皇家血脉。

哦,忘了那满清本就是胡人,想来没那么重视血统。

但哪怕他们不像汉人那般重视血统,他们能做到这个程度也真是够狠的!

真不知道该“称赞”他们一句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还是该骂他们对自己的女儿都如此狠厉!

然而光幕接下来的讲述让贞观君臣意识到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当然清廷最狠的还是对付底层牧民。大家要知道游牧民族千年以来游牧为生,并不是他们愿意到处迁徙,而是这是客观现实决定的,因为牧草生长相对较慢,牧民放牧吃完一处的草地后便得去寻找新鲜草场。如果他们不再被允许迁徙,不说全部都饿死,但能够养殖的牲畜定会大大减少。]

[那时的牧民也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知道草场需要休息恢复,只会竭泽而渔。过度放牧导致大量牧场得不到休息而退化成了沙漠,更是加剧了草原的生态危机。养不了那么多牲畜,吃的东西少了,自然会反应到蒙古人口上。]

[同时满清还严禁蒙古人与汉人联系,避免他们从汉人处学习到先进的农耕技术,只能如同先辈那般继续放牧。]

[然而这依旧不算完,毕竟粮食还可以靠钱买嘛,所以蒙古的经济他们也要控制在手上。他们规定只有由清廷颁发的“部票”才能在特定的关口与蒙古人做生意。而后期的晋商由于跟清廷的密切关系获得了特权,垄断了90%以上跟蒙古的生意。]

[垄断意味着什么?自然意味着暴利。商人低价收购蒙古牲畜、皮毛、药材等产物,但高价售卖中原物品茶叶、布匹等,可谓是将蒙古平民本就不多的积蓄敲诈了一干二净。]

[同时他们还向王公贵族和平民放贷,王公们喜好奢华和排场,钱不够就向商人借贷,清廷默许他们征税抵债,导致基层赋税暴涨。而牧民借贷后往往还不起高额贷款,更是只能沦为商人的佃户。]

[人口离不开粮食和经济,蒙古人口的未来可想而知。]

不需要明说,贞观君臣已经明白了后果。

他们心中只剩下震撼,他们中不少人从隋末而来,造反出身,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光风霁月的好人。

譬如在对战突厥时,他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忍自己的士兵们去抢些财物。

然而听着后世满清的这一通操作,他们只觉他们仿佛个新兵蛋子,简直是纯洁无比。

杀人不过头点地,更何况那些下令屠城的将领往往会被后世唾弃。

而那大清只是通过政治经济手段,便在不知不觉间废了一个民族,真真是兵不血刃的好手段!

那蒙古人也真是惨,竟然碰上了这么狡猾的对手!

而且那满清也是出身游牧,跟蒙古并不像他们汉人那般有着深仇大恨,结果下手竟然这般狠。

胡人果然是胡人,就不能指望他们有一点仁义礼智信!

当然他们对蒙古的同情也不过只有一瞬,那些人毕竟是生在几百年后的胡人,而如今的贞观君臣还没有被儒家完全洗脑,自是没有多少同情心。

很快,他们便开始思考这些手段有多少能够用在突厥人身上。

若是他们能将突厥人也控制成这样,那北方草原于大唐将再不是威胁!

他们聪慧的大脑快速运转,很快便发现,虽然相隔百年,突厥与那蒙古有许多的不同,但又似乎许多都未曾改变。

同是游牧为生,不擅长农耕和手工业,各部落各自为政……

很好,看来大部分政策他们都能使用。

至于突厥人会有什么下场,他们表示突厥人犯他们大唐边境的时候,有顾忌过他们大唐百姓的死活吗?

当然他们自觉自己还是要比后世的胡人有道义许多的,只要那些胡人愿意真心归附大唐,他们也会给他们一条生路。

此刻的李世民和朝臣们很是满足,军事、经济、内政的办法都已经有了!

他们相信未来大唐参考了这些政策他们未来便不只是打败突厥,而是将其彻底收复,再不会有反叛之心。

贞观君臣们都做好准备等待进入下一个话题,然而光幕上的画面却是一点结束的意思都没有,严肃的女声也依旧还在继续。

[然而满清依旧觉得不够,毕竟草原依旧没能完全归心。而要说最能洗脑的自然还得是宗教,满清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清廷开始在草原上大力推行藏传佛教。]

贞观君臣再次一惊,佛教?可为何要加个藏传?那个藏又是哪?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