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秉烛游徐吟行TXT > 6070(第4页)

6070(第4页)

那人以为宓静秋素来周全体贴,心地又善,想必对自己纳妾这要求也不会为难。

此时这男子,已全然忘记求娶宓静秋时自己所承诺的话语。

——夫人三年无所出方可纳妾,若有子,则一生不许再娶别的女子入府。

宓老先生自己,半生只守着结发妻子的牌位终老。他怎会舍得女儿嫁那么远,将来还得同别的女子去分享夫君的心?

商人家上门求娶时,宓老先生别无所求,只要那男子发了这一个誓。

可就这一个要求,最后也没人做到。

听到这里,冯芷凌早已明白金姑姑未提名姓的那商人之子是谁。

只能是她的亲生父亲,冯崧。

冯芷凌微红着眼,道:“家里那位姨娘入府的经过,我倒略知一些。只是没想到母亲小时是这样潇洒的脾气。”

金姑姑亦是心生感慨:“后头那些事儿,或许就不必老身多啰嗦了。只怕姑娘自己也清楚的。”

冯芷凌轻点了点头。

她当然清楚。

从她懵懂记事起,母亲便与父亲关系极差。

冯芷萱咿呀学语时,父亲还常同婉姨娘一起抱着她逗趣。而这样的画面在自己这儿,从来也没发生过。

想必自从父亲要纳妾之事被母亲知道后,二人的关系便再也没有好转。

她的母亲确实是心善之人,到最后也没为难怀了冯崧骨肉的那个歌姬。

可母亲一直为难的人,却是母亲自己……

“此前静秋夫人大发脾气的事儿,老身后来也听说了。”金姑姑叹息一声,“娘娘在宫里头,外面事全不知。后来送了好几遭东西去冯府,也没收着您的回信儿,这才心急设法打听;

知道您被静秋夫人罚去山上,正着急,想求圣上恩典出宫,好去找静秋夫人开导一番。也是没想到……”

金姑姑拭泪:“静秋夫人突发急病,竟这样薄命。”

当年之事,冯芷凌现今已能平和提起。见金姑姑流泪,忍不住安慰:“芷凌上山那阵子,虽然清苦,但也颇为磨炼心性。如此看来,并不是坏事,至少芷凌自己不再为往事遗憾。”

过了这么久,错过的那些相见,她已渐渐看得开。

金姑姑却

说:“老身哪里是感慨这个。”

她叹道,“老身只是伤怀,静秋夫人这牛角尖一钻便是许多年。她同自己较着劲儿,自那次险些害你也被匪寇掳走,她这辈子再也没离开过上京城门,也再没回江南去见宓老先生;

可怜她那样自在潇洒的一个女子,到头来只能困在郎君府中,看心爱之人同别的女子日日恩爱。娘娘当年倒有意要静秋夫人干脆和离回江南,静秋夫人自己却不肯,说无颜再见父亲,也舍不下你……”

冯芷凌大恸。

她想过许多回,母亲为何对自己教养那样严苛。从前冯芷凌以为是因父亲的不管不顾,母亲才不得不承担起严厉教导的责任。

今夜听金姑姑所言,她才稍稍懂了母亲的挣扎与苦心。

她大约是,不希望女儿成为第二个她自己。

那样意气的母亲,用前半生的自负去赌后半生,结局并不尽如人意。

甚至她难得示弱,带着自己回江南那次,还曾连累许多人性命。

宓静秋后来再没出过上京,不是她醉心于家中生意,更不是沉迷后宅琐事。

是她怕了。她知道,此生再也不敢回忆少时纵马踏歌的场景。

*

金姑姑本意,是想同冯芷凌说一说与嵇燃婚姻之事。

没料到这夜聊起冯芷凌的生母,竟言谈至如此深切。

到后来,原先想说的话也不好再提,只得守着冯芷凌上床歇息后,语带深意地留下一句:

“当年静秋夫人是因有了女儿,不得不选择迁就。姑娘如今有静秋夫人之前鉴,大可不必如此苦苦支撑。老身还是那句话,以姑娘您的品行相貌,又有圣上与娘娘疼爱,想嫁什么人家都可如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