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跃跃欲试的妃嫔们都老实了下来,不敢献媚。
德妃上前屈膝行礼,她一脸憔悴,神情满是愧色:“臣妾有罪,太后娘娘若不是跟着操心成华的身子,想来也不至于累倒。”
德妃这些天可谓是被折腾的团团转,原本正守着夜啼不止的小皇孙呢,又惊闻太后病倒,再转道来寿康宫,真是没得半分消停,人看着都瘦了几圈。
“臣妾实在是心中愧疚难安,不如今夜就由臣妾留下给太后娘娘侍疾吧?”
皇帝仍旧冷着脸没出声。
顾瑾瞧了瞧他,见他动作隐晦的后退了半步,才算是隐约看明白了,这是在自己面前有意疏远众妃嫔呢。
是怕自己吃醋不成?自己哪有这般小心眼了?
若是没外人,顾瑾定要好好和他说道说道。
皇帝不开口,皇后也不在,这宫里位分最高的也就是顾瑾这个贵妃了,此时也唯有她能在众妃面前发号施令。
“德妃姐姐有这份心就是好的,但成华还养在你宫里,孩子太小,可离不开人,您还是先看顾好皇孙吧。”
“至于太后娘娘这边……”
此时已经到了三更,再有两个时辰,就到皇帝起身上朝的时候了,顾瑾想叫皇帝早些回去歇息,便不欲拖延,只道:“本宫知诸位姐妹们对太后娘娘的孝心,但咱们这么多人围在这里,也属实没什么作用。”
“夜已深了,今夜就由本宫守在这里,诸位都且先回吧,若是过了今夜,太后凤体仍未康健,本宫再安排各宫轮流到寿康宫里侍疾。”
“这……”德妃有些为难,她偷偷觑了眼沉默不语皇帝,委婉道:“怎好劳烦贵妃妹妹守在这里?您日日侍候陛下左右,已是劳累,最近玉清宫也频频传着太医,想来妹妹的身子也是积弱。为太后侍疾的事,还是由臣妾等代劳吧。”
第123章侍疾
德妃话落,殿内的妃嫔尽皆狐疑的打量起了顾瑾来。
顾瑾也是面色一正,有些不悦道:“德妃对我玉清宫的事情倒是知之甚详。”
“不过是太医来请平安脉罢了,这在宫里难不成是什么稀罕的事?只看这,就成了本宫身子积弱了?”
德妃慌了神,似乎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道:“是臣妾这两日熬的有些恍惚了,见着太医,就总觉得是谁人病了,一时口误,还请贵妃见谅。”
众人眼中若有若无的打量并没有散去,哪怕顾瑾反问了回去,德妃也给出了解释,但这里是风吹草动都会引人注目的皇宫,谁都会多长一个心眼。太医出入玉清宫,真的只是请平安脉么?
这件事还是在所有人的心里都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偏偏顾瑾此时并不好多解释,多说多错,她反应的越是激烈,越是能印证旁人的猜想,此时缄默不语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胎也快要满三月了,在丁太医的悉心照拂下胎气也很稳固,就连安胎药都不用吃。其实早些日子被人知道也没什么妨碍,但太后正病着,现下显然不是什么公布喜讯的好时候。
而且,顾瑾也着实没看通透,德妃这句话,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
她看向德妃的目光多了几分审视,但也只在她身上稍稍停顿了片刻,便道:“本宫的身子用不着诸位操心,大家冒夜前来都是担心太后的病情,你们也都先听听太医怎么说吧。”
太医们又谨慎的把话说了一遍,末了,还宽慰道:“太后娘娘的病势和缓,病位尚在气血,未达脏腑,臣开上两剂药,用上后,最快天亮时分热度就能退去。”
太后起病虽急,但却算不得重,这也算是一大幸事。
顾瑾等诸妃表达完关切之情后,才淡淡开口道:“既是都清楚了太后的情况,那便还是按着本宫安排的来。今夜且都先回去吧,本宫会守在太后榻前,若有什么紧急的状况,再传你们过来也不迟。”
德妃已经被顾瑾暗讽了一次,这回诺诺的低着头,不敢再多说。殿中一片沉寂,却没有人先离开,谁不想在皇帝面前表现出孝顺贤良的样子?
好不容易赶上太后凤体违和,正是一表心迹的时候,没准儿就能借此入了太后和皇帝的眼呢?谁会甘心放过这个机会?
大家都在原地面面相觑,等着皇帝开口。
显然,贵妃和皇帝都在场的时候,她们更想听皇帝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