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年代林夕与刘涛 > 第18章(第3页)

第18章(第3页)

“亚宁寄回来的,亚宁下乡没多长时间吧。”

“八月份走的,这才两个多月,这都往家寄东西了,看来农村过得不错啊。”

“不错啥呀,一楼老周家的二小子天天写信要回来,说是太累了,吃不饱,都下乡两年了,还让老周两口子补贴,他家大儿媳妇都不乐意了,吵吵好几回了。”

三姑六婆的声音源源不断的传来,弄的王父赶紧推开家门,迅速的进屋。

“有狗撵你啊,着急忙慌的干啥。”

葛女士的大嗓门,声音传出二里地,弄的刚才追着王父问的三姑六婆赶紧回家了,葛菜花可不好惹,急眼了敢抡菜刀的,惹不起。

“亚宁寄了包裹回来,大家伙一直追问,我就赶紧回来了。”

听了王父的话,葛女士才注意到他手里拎的麻袋。

“这么一大袋子,这孩子都邮了什么回来。自己能不能吃饱啊,还往家邮东西,给她能的。”葛女士总是把关心的话用埋怨的语气说出来,家里人见怪不怪了。

“我二姐寄东西回来了,有好吃的吗?”王建军同学对吃的特别敏感,刚听个音,就惦记着吃的。

“哪都有你,消停呆着。”葛女士无情的打压了老儿子。伸手拎过麻袋,还挺沉。

“妈,看小妹有没有写信回来,也不知道她在那过得怎么样?”亚琴有些愧疚,因为自己身体不好,亚宁在乡下长到八岁才回来,刚高中毕业,又赶上下乡,总觉得自己欠了妹妹很多。

葛女士的心情也很低落,离家千里的孩子,没有哪个母亲会不惦记。

屋里气氛很沉闷,只听见葛女士拆包裹线的呲啦声。

拆开麻袋,里面露出一层油纸。打开油纸,里面很多用报纸包的东西,葛女士翻找了一下,找到一个信封,递给王父。

王父打开信封,拿出四五张信纸,开始看了起来。

葛女士着急的瞅着王父,语气不好的说道“你别光自己看啊,和我们念念,亚宁都写了什么。”

王父好脾气的笑笑,看着信,把信中的主要意思说给大伙听。

亚宁信中写到“她在那过得不错,队里和知青点的人都挺好相处,秋收的时候挣了不少工分,掰了苞米棒子,还腌了辣白菜,赶山的时候采了很多榛子,寄回来不少,还和队里的胖婶换了不少菜干,做法都写纸上了。菜干没花钱,用带去的瑕疵布换的,如果吃着还行,再给她邮点瑕疵布,黑省的自留地大,家家都晒了不少菜干……”

听完王父念的信,葛女士擦了擦眼泪,这孩子长大了,知道报喜不报忧了。秋收哪那么好玩,都得累一层皮。

亚琴也很难想象,一向内向不爱说话的亚宁,是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去和队里的婶子换东西的。不知道她怎么把山货背下山,得受了多大的罪。心里决定,这次多给她寄点钱和票。

王父一遍一遍的摩挲着信纸,想着自己的闺女在那个山村的生活,心里闷闷的。

“亚琴,你看亚宁都写了什么在纸包上。”王母递给亚琴一包东西,让亚琴看看上面写了什么,葛女士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亚琴接过纸包,得有三四斤沉,上面写着豆角干和简单的做法。葛女士一个一个的把纸包递给亚琴,亚琴念着纸包上的字,再打开看里面的东西是什么样的。茄子干,西葫芦干,蕨菜干,刺老芽干……不下十来样,都写了做法。

葛女士最后拿出两包最沉的麻布袋子,得有十来斤,打开看,是榛子和松子。葛女士一样抓出一把,递给边上沉默的老儿子,又抓出一些放桌子上,让大伙都尝尝。

等过年的时候,炒熟了,再给乡下的爷爷奶奶送去一些。

一家四口人,沉默的嗑着榛子和松子,心里惦记着远方的亲人。

“都在家呢,吃完饭了?”

老大建国推门进来,看见爸妈弟妹沉默的坐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没吃呢,刚拆完亚宁的信和包裹,马上吃饭。”葛女士看大儿子回来了,张罗着吃饭,做好半天了,都凉了。

“亚宁来信了,说了什么,她在那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累着,能吃饱不……”建国连珠带炮的一顿发问,葛女士都不知回答哪个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