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宁趴窗户上往外看,一头戴着大红花的老牛抢先映入眼帘,可能干得次数多了,老牛很淡定,头顶着稍有褪色的大红花,安静的站在院门外,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来。
新郎穿着一件黑色的中山装,下身一条灰色的裤子,新做的棉布鞋还能看见白色的千层底,干净,利索,很用心了。
招娣买了亚宁的红花布,自己做了一件新衣服,用省下的布票买了新布,给罗铁柱做了一件简单版的中山装,罗家人很高兴,冲淡了招娣没有嫁妆的不甘心。
招娣这回是真的放下了对家人的期待,秋收后陆续接到家里的来信,不管是要钱还是要粮,她都没有回应。结婚的事也没和家里人通气,把自己当成孤儿一般嫁了出去。
迎亲的除了新郎,还有队里相熟的小伙子们,大家嘻嘻哈哈进了知青院。
“来,喝点糖水甜甜嘴。”
端着几碗糖水,胖婶张罗大伙喝点。众人也没客气,一人端了一碗喝起来。
知青点的众人一起凑了点白糖,作为今天结婚招待茶水,糖放了不少,喝完糖水的都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
招娣也买了一些糖块,最便宜的水果硬糖,一分钱一颗。她从小到大没穿过新衣服,没吃过几回糖。
结婚,就想满足自己的愿望,穿上新衣服,请客人吃糖。
时间有限,大伙也没多耽搁,在胖婶的指挥下,把属于招娣的东西都搬上了牛车,还有知青点凑钱买的暖水壶和搪瓷盆,这是招娣最显眼的嫁妆,看着自己住了几年的知青点,想着知青点的人为自己做的一切,招娣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新娘子坐上牛车,知青点的人和接亲的小伙子们都跟在牛车后面,朝新郎家走去。
罗家已经张罗起来了,门口有很多孩子跑来跑去,院子里搭了棚子,帮忙的婶子大娘在忙活着饭菜,
“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
孩子们喊着,把牛车围在了中间。
罗兰端着簸箩出来,给围着的孩子发了糖和瓜子,新郎新娘进了院子,堂屋里大队长已经在了,是今天的证婚人。
大队长拿着两人的结婚证放在桌子上,读了一段红宝书,说了对新人的祝福。二位新人对着伟人画像鞠躬,宣誓,婚礼到这基本就结束了。院子里的饭菜也好了,张罗着开席。
罗家准备了四桌酒席,知青点一桌,算作娘家人。大队长和会计等和罗家的长辈一桌,其他就是随过礼的坐了。
这时候坐席可不行全家抬的,都是一家一个,写了礼,派代表来吃席,孩子都被家人强行带回去了。
关系好的,随个块八毛的,一般的就随个三五毛,有的拿点东西的,没有什么大礼,这个年代,五块钱都是大礼了。
开席了……
每桌六个菜,一个小鸡炖蘑菇,一个鱼炖豆腐,炒白菜,凉菜,炒蕨菜,炒土豆丝。
罗家条件算是不错的了,有鸡有鱼的,一般荤菜有一个就不错了。菜只有六个,但是菜码不小,都是大盘装的,满满的。
新娘回了新房,新郎敬过酒,开吃了。
大锅菜做的不错,虽然少油少调料的,但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被激发出来了,吃起来味道不错。男知青已经抡开筷子进攻了,亚宁和李丽对视一眼,开抢。
知青点这桌吃的愉快,抢着吃就是稥,但是基本的餐桌礼仪还在,大伙就是图个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知青点的桌子上还有一些剩菜,其他桌子上已经空空如也,盘子都干干净净的,没留下一点痕迹。
和招娣告别之后,大伙出了罗家的院子,往知青点走去。
亚宁的心里五味杂陈的,招娣就这么嫁了,感觉很不真实。自己后世恋爱同居了那么久,都没有走到结婚那一步,是自己想的太多了还是没有找到对的人,亚宁有点迷茫了。
一直注意亚宁的周自强看着她神色变来变去,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感觉有点懊恼的样子。
难道王亚宁也想结婚了,不能吧,她还没到十八岁呢。周自强自己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是不是自己得加快的速度了。
周自强长到二十多岁,真没想过找对象结婚的事情,自己父母的婚姻让他有点却步。
自从遇见王亚宁,从慢慢的接触中,他感受到了自己不曾有过的心跳加速,不自觉想笑,目光总是追随她的身影等一系列陌生的事情。周自强知道自己对王亚宁产生了别样的情愫,自己可能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