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哥他们都好吧,建军呢,还有半年就高考了,准备的怎么样?”
“你哥他们挺好的,这不,你嫂子和你姐又怀上了,刚检查出来的。你弟就那样,学习一直不怎么地,考大学没希望。”
亚宁知道他弟建军一直不太喜欢学习,这是第二次高考了,再考不上就放弃了。她家就亚宁是异类,喜欢学习,不爱出去玩。
“建军不是一直想当兵吗,有没有希望啊,到了部队,可以上军校的。”
“不知道呢,今年秋的征兵看看,如果行就让他去。”
亚宁爸爸当兵这么些年,还有很多战友在部队,送个孩子去当兵还是没问题的。
“好了,先吃饭吧,我大外孙都饿了,来来尝尝,外婆做的好吃的。”
葛女士为了她大外孙可是拿出了看家本事,这味道,没吃都流口水了。
吃完饭,亚宁睡了一觉,回娘家就是好,不管做饭,不管看孩子,潇洒走一回。
晚上,大哥一家,大姐一家都来了,消失了一天的建军也回来了。
家人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哥哥姐姐恭喜亚宁她俩考上大学,又问了在首都的生活,一晃有好几年才见。
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更开心,康康有了哥哥和姐姐,心情愉悦。还拿出自己珍藏的玩具,和新认识的哥哥姐姐一起玩。
“姐,你没想过考大学吗?你那时成绩不错,应该没问题。”
“我本来也犹豫着来的,虽然这些年一直教书,但是都是小学的内容,初中,高中的涉及的少了。又凑巧,查出了怀孕,就不打算折腾了。”
亚宁知道,这时候的人有个铁饭碗就知足了,觉得一辈子有保障,还能给孩子接班。亚宁也不能说九十年代工人下岗,大伙都得以为她疯了。
“亚宁和妹夫的大学离得远吗?你们是住校还是回家啊,康康怎么办?”
大哥问的都是实际的问题,这也是大姐亚琴最后放弃考学的主要原因。本地没有大学,亚琴只能往外地考,而且又怀着孕,女儿还不满三岁,怎么撒手。
“周自强家离首都大学很近,他的医学院离得也不远。我们上学以后康康先和奶奶在家,等大一些了送去托儿所,爷爷也工作比较轻松,也能帮着照顾一些。”
像亚宁她俩这条件的少有,家离得近,不用住宿,家里有老人帮忙看孩子,相当的便利。
“嗯,那不错,大学毕业了就是干部级别。”
大嫂很是羡慕,但没办法,自己上学的时候学习就不好,那点东西早就饭吃了,没希望。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像他小姑一样,考个好大学。
“姐,你都不问问我。”
建军看见大伙没人搭理他,有点小委屈。
“呦呵,这谁呀,我都不认识了,我回来这半天,以为家里没这人呢。”
亚宁开口逗着建军,转眼,那个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小不点长大了,比自己高出一个头了。
“哎呀。我这不是和同学去训练了吗,他也想参军,我俩没事就练练。都约好了,要不我得第一个去车站接你们啊。”
“呵呵,行了,别逗他了。”
三个孩子听见笑声,还伸脖子瞅了瞅,见没什么事,又专注自己的玩具了。
“建军,你这几天多溜须溜须你两个姐夫,人家都是跟着部队训练过得,专业人士,不比你们瞎练强啊。”
大哥的话如雷灌顶,一下子击醒了建军,可不是,自己守着宝山自不知,太浪费了。
“两位姐夫,小弟这厢有礼了。”
“有礼了。”
三个孩子异口同声的学着说了一句,太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