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强在后山大队,多数时候是中医,少数时候用西医,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弊端。
师徒两人就中西医的优缺点,怎样相结合讨论起来。
亚宁在堂屋陪着康康,顺便感受一下这座大宅院的底蕴。
“妈妈,我饿了。”
抬手看了下手表,已经中午了。
“自强,中午了,你和师父出来休息一下,我去做饭。”
书房里还在讨论的师徒二人,没感觉时间过得这么快。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走了出来。
“师父,你有什么想吃的,一般的家常菜我都会做。”
“厨房里有菜,你自己掂量着做吧,我喜欢吃麻辣的。”
亚宁很诧异,作为中医,不都是讲究养生吗!
“走,我带你去厨房,给你打下手。康康,陪爷爷玩会,爸爸和妈妈做好吃的去。”
“知道了,我会陪好爷爷的。”
留下一老一小在屋子里,周自强带着亚宁去了厢房的厨房。
厨房很大,东西很全,应该经常做饭。
“师父有个小伙伴,不会说话,一直和师傅生活在一起,照顾他起居,今天没在,可能去办事了。”
“师父没有家人吗?”
“没有了,师父家世代行医,到他这一辈,兄弟姐妹本就不多,又赶上战乱,师父的很多师兄弟和堂兄弟们都报效国家参军了,没能回来。师父的父亲帮助过很多我方工作者,被发现后,整个家族都落难了,只留下这个大宅院给他。”
亚宁没想到,看似不拘一格的师父还有着这样的经历。
“那时候,多亏了师父去外地游医了,不然也不能幸免。解放后,师父重修祖宅,也没有大振家业,只是独自出诊,主要负责领导人的健康。”
亚宁明白了,为什么那十年,师父会平安无事。
“可能是经历过的太多,师父也无心成家,也没有收徒弟,只和哑伯一起相依为命。”
周自强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钱老的正式弟子,没有拜师。他们是机缘巧合遇见的,一个对中医感兴趣,一个对小小年纪,冷着脸的孩子感兴趣,就这么相处了很多年。
“哑伯是师父家药铺的学徒,那年和师父一起游医在外,声名赫赫的钱氏医馆就剩他俩了。”
亚宁心里酸酸的,那个年代,在黎明前的黑暗时刻,很多人为了大义失去了家人,家业,甚至是生命。
“好了,你了解一下就行了,看看有什么菜。”
亚宁大致看了一下,鱼,肉,鸡……什么都有,正经能做不好好吃的。
水煮鱼,红烧肉,鱼头豆腐汤,小炒肉,鱼香茄子……叮叮当当,一会香味就传出来了。
“好香啊,看来你妈妈的厨艺是真不错,是不是啊,康康。”
“很不错,好吃,爷爷多吃。”
两岁多的康康能说的话很多,基本表述无误。
“你和你爸有口福了,天天吃好吃的。”
“爷爷也来,也吃。”
“哈哈……好,爷爷也吃,走,爷爷带你看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