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太脏了。”
司机师傅感慨道,“这让我回到了十多年前。”
“不用十多年前。”
田军补充道,“现在很多地方也是这种状态,你没去过煤矿山下面的乡镇,就是纯黑色的城市。废煤渣把条路都染成了黑色,第一次看到真是太震撼了。”
姜凝月感慨道:“当地的村民没有享受到多少矿产带来的好处,反而是受到了矿山的污染。”
“确实。”田军感慨道。“钱都进了那些老板的口袋里,老百姓能拿到多少钱?矿山开采完了,老板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一地鸡毛,受苦的是老百姓,费钱费力擦屁股的是政府!”
“军哥这还深刻。”
姜凝月挑起了大拇指。
车辆驶入一个乡村的路口,一个中年男人坐在大树下中年男人站了起来,“姜记者,您好您好。”
简单的寒暄两句,就开始步入正题。王先生带着二人先来到了村子的东侧,在小河湾村的东侧,有一处矿场此时此刻,矿场还不断有大货车出入。
“第一个,特别吵。”
王先生说道:“这个矿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干,天天嗡嗡响。大货车咣当咣当的,跟打雷似的,村子里的鸡都被吓死了。我这个岁数的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感觉再住几年都要神经衰弱了。”
“第二个,污染。”
王先生指了指周围,开采矿场出现的粉尘颗粒,“这个有目共睹,这东西都是有害的,老人无所谓,没几年好活了。孩子怎么办?从小就吸收着这些东西长大,身体能好吗?”
按照相关规定,矿场距离村落至少500米,但是,这个矿场就紧挨着这个村落,这样真的合法吗?
第110章白河污染(2)
除了矿场的问题之外,王先生还带着姜凝月和田军来到了村子的北侧。
小河湾村,顾名思义,这个村落就坐落在一个河湾附近。而这条河,就是白河的支流。
而这条河此时已经布满了垃圾,同时非常的脏污恶臭,水体泛着黑绿的光。明明不是夏天,但依旧有一股刺鼻的臭味袭来。
姜凝月都忍不住捂住了鼻子,王先生感慨道:
“这条河,我小时候记得非常的清澈见底,我小时候就和几个玩伴在河里摸鱼,家里的大人就在这儿洗衣服。但是现在你看看,就成了这个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姜凝月好奇道。
“工厂排污呗。”王先生解释道,“工厂刚搬来没两年,这水就黑了,越黑就越脏,越差。什么垃圾也往这里倒,我真心希望政府可以治理治理。”
王先生又说了一些不能播出的话,简单来说,就是官商勾结云云。其中着重点评了一下,现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欧阳健。
毕竟,当年是他主导的海州省工业区转型改革工作。
之后,王先生带领姜凝月找到了小河湾村的村两委成员,张先生。
姜凝月询问道:“咱们这条河成为现在这样的情况,是附近的矿场、工厂造成的吗?”
“对。”
张先生点头道,“当时县里领导给他们画了这片地建厂子,厂子是建了,但是没地方排污。毕竟,之前我们村子里都没有专门的排污河和管道,那些工厂也着急开工,就直接把污水排到了河里。
这都四五年了,一直如此。我们这边的水质也越来越差。不仅仅是河水,我担心还影响了地下水。因为我们现在还是有水井的,很多村民都反应,水井里的水都不干净了。”
环境问题,老生常谈。
但是,一直没有人重视,原因很简单,注重环保就要迁移重工厂,很多市县都是靠这些大工厂来提高税收,要钱要政绩还是要环保?
这似乎并不是一个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