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婶子放心,大喜的事,自然是要去的。”姜宁说完,想起什么问:“日子定了哪天?”
张婶道:“哟,六月十六,宜嫁娶,就定了那天。”
那不就是三天后吗?
听着有点急了。
张婶又说了几句,这才准备要走。
姜宁心想,还好雨停了,不然下雨天在院子里吃席,可受罪了。
地面湿滑泥泞不说,还弄得裤子鞋全脏了。
最重要是,菜凉得快。
“张婶,我送送你。”姜宁看张婶拿起伞要走,下意识地客气了下,要追出去。
张婶还没说话,身旁卫长昀已经取下旁边的伞,撑在姜宁头上。
卫长昀道:“我们送您。”
张婶“哎”了声,由着他们送到门口,就让他们赶紧进屋。
送走人,他俩一块进了堂屋。
屋里听到声音的朱红轻手轻脚走出来,低声问:“村里有喜事?”
姜宁点头,悄声问两个小的还睡着吗?
朱红“嗯”了声,没坐下,去了厨房里打了一壶热水来。
家里的灶上,只要不是两边的灶一块用,都会留一个锅烧开水。
锅洗得干净,水在里边烧开。
哪怕不用火了,灶里的热气也能保温一段时间,所以不缺热水喝。
姜宁不爱喝白开水,有一个铁锈味。
所以去山里时,会摘一些山茶、金银花之类的,平时没事就晒透了放在木匣里,拿来泡水喝。
日子久了,家里也都有了这个习惯。
“铁柱叔家的喜事?”姜宁剥着瓜子,一脸困惑,“我怎么不记得哪个铁柱叔有能成亲年纪的儿子啊?”
村里就三十来户人家,尽管平时不怎么往来,姜宁也差不多认全了。
铁柱叔不是一个快三十的老光棍吗?
哪来的儿子——
姜宁瞪大眼,“是铁柱叔娶亲?”
卫长昀眉头微蹙,却也没否认,“铁柱叔是他家唯一的儿子,他家爹娘这些年一直怕断后。”
“可是……”姜宁压低了声音,“铁柱叔不是这儿有点问题吗?”
他抬手,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朱红进来,正好听到这一句,惊讶道:“那是不好说亲,周遭谁家姑娘和哥儿知道,怕都不愿意嫁。”
姜宁心情有些复杂,他不太理解这种一定要继承香火的心理。
尤其下一代健康都没法保证的情况。
老根爷是铁柱叔他爹,老了也看得出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一身狠劲儿。
铁柱叔不是他家唯一一个生出的儿子,而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
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全都夭折了。
村里人没事坐一块闲聊,要看到老根爷,等人走了多半的会聊起这个。
说是老根爷年轻时淹死过他们一个闺女的报应。
姜宁在村里遇到过两次,客气打了招呼,走得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