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歧让身边近卫把东西递给傅老,“略有薄礼,是此前去京外巡查时,无意得到的一方千年梨砚。”
傅老闻言,忙微微躬身告礼,“老臣多谢殿下厚礼,此物——”
他话音微顿,“能得此物,是老臣之幸。”
身边的傅大人神色变了变,上前一步,从太子近卫手里接过锦盒。
赵歧颔首,向近卫示意,近卫便退到了后面。
温安臣向傅老行了一礼,递出自己的礼盒,看着修长,里面应该是一支笔。
温安臣道:“学生祝老师福寿绵长。”
其他人纷纷看了过来,多有看热闹之意。
当初温安臣高中,多风光的少年天才啊。京中不知道多少人都等着看他投入谁的门下,入了翰林后,会跟谁走。
彼时温安臣尚且年纪轻,傅老赏识他,便多有培养。
谁知不到一年,便从翰林院升调,入了礼部,成了大皇子常用之人。
到如今才短短两年,又与太子走得近。
这般墙头草,暗地里都等着他什么时候栽跟头,跌回泥里。
傅大人正欲一同接过,便被傅老先一步拿了。
傅老道:“嗯,你有心了。”
一旁赵歧不露声色地打量一眼他二人,与傅老一同往里走,其他人便顺势让开,跟在后面入席。
“傅老门生众多,为朝廷选拔、培养了不少人才,本宫记得,安臣当年便是您颇为器重的学生之一吧。”
“老臣不敢当。老臣身为朝廷命官,只教授过学生,并无门客,一切都以朝廷为重。”
“傅老谦虚了,本宫与安臣也是在府外碰到,这才一起进来。”
“殿下请,今日只是私宴,恐有怠慢,还望殿下见谅。”
“不用铺张,如此正合本宫所想。”
……
今天的主角入席就座,其他人也纷纷落座。
姜宁和卫长昀自是不会去跟前凑热闹,寻到李平峥、齐时信,便跟几位翰林院的同僚坐到了一起。
温安臣亦有相识之人,向他们点头示意后,便过去了。
原本尚算气氛融洽的寿宴,因为赵歧的到来,变得颇为不自在。
要不是离主桌远,姜宁怀疑自己都吃不下饭。
“齐兄,你说那位是不是——”李平峥指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多想不开啊,非得蹚这蹚浑水。”
齐时信轻轻皱眉,摇了下头,“人各有志,只要不伤天害理、残害无辜,即便不同道,也无可指摘。”
“行行行,听你的,我就是随口一说,这不是怕他吃亏吗?”李平峥连忙打断他的话,“怕了你了。”
姜宁早知道齐时信是一个品性纯良的人,却没想到比沈明尧更甚。
身边这一帮朋友里,沈明尧已是秉性最为良善、耿直的了,如今看齐时信有过之无不及。
要知道科举舞弊案虽存在,但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波,温安臣不一定手上不沾染半分。
能中科举的人,岂会连这一点事都想不透。
事发时混乱,来不及想情有可原。
可事后仔细琢磨,大致也能猜到几分。
只不过朝中之事,即便是猜到了,也难以抽身。
斡旋之余,不过是谋一条可退之路,不至于一朝成为弃子,便只能任人宰割。
“想什么?”
听卫长昀问自己话,姜宁转头和他视线对上,笑着道:“在想,我们运气还真不错,不管是在村子里,还是从镇上来金陵,身边所遇之人,都是这世上顶好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