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周干事跑着出来了,心急火燎的把林晓慧拉边上问"小林,你考虑的咋样"。"周姨,我同意和孟斌同志做革命伴侣"林晓慧略带害羞的说。"好,我打电话告诉你张叔,让他给孟斌同志拍电报"周干事高兴的说"小林,孟斌同志三月份回来探亲,其余事回来后你们自己商谈"。林晓慧见事情说妥了,就告辞先走了。
回家后开始翻箱倒柜的收拾衣服,把她娘的那些丝绸大毛衣服用床单包好,再用麻绳捆绑起来,她爹的衣服没有几件了用包袱包好同样捆起来。自己的衣服除了换洗的,其余也打包起来。
家里的三匹布林晓慧用油布包起来,外面用麻袋套起来卷好,麻绳捆绑起来。
用蓝土布缝了两个腰包,把钱都挖出来装上,想想又去解开她爹衣服的包裹,从她爹的裤子里掏出一沓钱,数数一千块。里面有她爹的抚恤金和这几年的积蓄,都放在腰包里。
拿出皮箱把钱都放在夹层里,别的物品等定好时间在收拾。
现在先过年,开始洗床单、拆洗被子、枕套、枕巾。
去张大妈那里领了票回来,看着手里的票,盘算着糕点、烟酒先不用买,以后看情况再说。
第18章见面、结婚
林晓慧背着花篓去买年货,有时去好几趟才能买着。大雪下着,鞋底下绑着草绳,去菜店买了刀鱼、干海带、豆腐、花椒八角。又去副食品店买糖和茶叶。雪越来越大,街上的行人少了许多,这一次要是不买,下一次不定什么时候才能买上。
去买布、买手纸、蜡烛、雪花膏、蛤蜊油。林晓慧冒着大雪在供销社门市里穿梭,所需物品买到后准备回家。
走在路上想起还没有割肉,又朝着肉店走去,这时路上已不见行人了,自己脸都冻木了。
肉店里除了售货员,一个人也没有。林晓慧看着售货员给割了一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非常满意。
顶着风雪回到家,放下花篓,先捅开炉子,又给自己倒了碗红糖水。红糖水喝完身上才有点暖和气。
回来天已过晌了,锅里添上水,去杂物间挖了小半瓢白面做疙瘩汤,锅里打了两个鸡蛋。趁热喝了两碗,才觉得身上真正暖和过来。
把买回来的年货都放好,开始做兔皮坎肩。坎肩做好,是个立领,领口和袖口都用兔毛镶边。蓝花布做面,用旧衣服做里子。
到了除夕这天,林晓慧早早的背着花篓去店子村上坟。摆上贡品,点上香,诉说了周干事介绍的对象和自己的打算以及做出的决定。同时也说了要是去随军,以后不能来看他们了,这次会多烧钱给他们。
从店子村回来,开始包水饺,这次是酸菜猪肉馅的。和了两种面,一种白面的,一种是二合面的。
晚上吃过饭守岁,桌上摆着糖、瓜子、花生还有沙琪玛。
当时针和分针重合时林晓慧点燃了鞭炮。三年孝期已过,从此自己会迎来新的人生。
一九六六年春节来临,对林晓慧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开始,她却无力改变这场运动的到来。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三月六号一早,周干事来告诉林晓慧孟斌同志回来了。定下今晚六点在红光国营饭店见面,到时候让她过去,别晚了点,说完就急忙去上班了。
林晓慧怔怔地愣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就要见面了。
回屋把炉子烧的旺旺的,准备洗澡。洗完澡把衣服洗出来晾上,自己又修剪了头发和刘海。照照镜子,觉得还行。
找出衣服比量着,突然又泄气了,这不是后世,衣服颜色款式众多。没什么可挑的,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还是找了件蓝色的上衣。
坐卧不安的在屋里转圈,事到临头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强迫自己坐下背课文。静下心来才觉得紧张啥呀!不见得他就满意自己。
中午挑回水来,喂鸡做饭。吃过饭拿出包来数数自己的票,火柴厂补助的粮票这两年自己一斤也没有动。布票还有一丈八尺,工业券手里还有十张,另外就是糕点票、烟酒票。
林晓慧看着怀表五点半了,从家里出发,慢慢的走到红光国营饭店门前。就见周干事站在门前等着,"周姨,你早来了"林晓慧见周干事也来了,心踏实了。"人来了,我们进去吧"!周干事领着林晓慧往里走。
林晓慧是第一次来国营饭店,见里面吃饭的人有四桌。周干事领着往墙边走去,那里坐着两个穿军装的人,周干事介绍说"这是林晓慧同志。这个是我那口子老张,这位是孟斌同志"。林晓慧忙说"张叔你好,孟斌同志你好"。周干事说"点菜了没有"。老张说"点了四个菜,四斤水饺,不够再点"。"老张跟我去端菜,你俩聊聊"说完拉着老张离开。
"林晓慧同志,我家的情况周大姐已经说过了,我重申一遍,这次三个孩子都要带走,家属要随军,你再慎重考虑下"。听完孟斌说的话,林晓慧打量着他,圆溜溜的眼睛蓦然睁大,没有书中描写的凛然伟岸、也看不出身姿矫健。可从他眼里流露出的锐利、机警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林晓慧说"孟斌同志,我相信周姨的介绍,你是个好人"。孟斌很干脆的说"林晓慧同志,我这次探亲假一个月,时间很紧。要是决定了,明天去领证"。
林晓慧觉得这进展神速,来了个质的飞跃。既然早就打算好了,也不扭捏了,爽快同意。
这边才结束谈话,那边就端着饭菜上桌,林晓慧忙站起来接过饭菜放桌上。老张叔端了两趟,周干事提了个水壶过来说"这是饺子汤,谁喝谁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