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奶奶的弟弟,是父母收养的,你说要拍玉米田好办,但你还要个会种地的歪果仁,这就不好办了,不过嘛……”陆明骁说:“办法总比问题多,跟我走就是了。”
二十分钟后,客车驶出城市,道路两边开始出现大量的农田,只是受地形限制,大多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直到半个小时后,客车转过一个山脚,前方视野骤然开阔,一大片平原上,栽种着整整齐齐的玉米杆,那绿色一直绵延去了远方,与澄澈的天空相接。
“一会儿拍的时候看着点。”陆明骁说:“别把那个‘振兴国家大粮仓’的标语拍进去。”
客车的窗子打开,姜怀瑜趴在车窗上,田间的风被太阳晒的暖融融的,好像一阵风就能把这些青翠的小苗都吹成熟了,随风送来一股……
牛粪的味道。
姜怀瑜面无表情的关上窗。
等真见了二舅爷,姜怀瑜就明白为什么陆明骁要带着他坐客车来城郊的小镇,这位二舅爷,是一位俄罗斯族的老人,闭着嘴不说话时,确实是个歪果仁,一开口么……
“你个皮猴子,多久没来玩啦?”老爷子本地口音极重,用力拍拍陆明骁的肩:“这次没带李瑞来?不带他就对了,你会干活,李瑞就会添乱,一会儿开四轮子帮我装运点肥料!”
陆明骁自然是满口答应,转头勾住姜怀瑜的肩:“你看,会种玉米的‘本地人’,这不就找到了?”
至于老爷子的语言问题……
不重要了,后期配音就行。
二舅爷的小孙子举着手机帮姜怀瑜录像,姜怀瑜全程在说英语,把小孙子听的目瞪口呆,陆明骁也没闲着,开着农用四轮车帮二舅爷拉肥料,背景音里时不时能听见他爽朗的笑声。
录完视频,姜怀瑜正在感谢老人,陆明骁开着四轮车嘟嘟哒哒的过来了,还潇洒的对着姜怀瑜吹了个口哨:“瑜哥,上车兜风吗?”
陆明骁伸手:“来啊,很好玩的,一会儿哥教你开两圈。”
姜怀瑜有一瞬的迟疑。
车轮很高,所以车身自然也高,而且完全是“敞篷”状态,驾照也没问题,因为司机未成年,根本没驾照。
怎么看都不靠谱,从小就听外祖父念叨“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姜小少爷按理说是不会上这样一辆车的。
但盛夏的明媚的阳光下,带着顶簇新草帽的少年笑的那么灿烂,当那双深邃的眉眼满是专注的看着一个人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
姜怀瑜握住那修长的手,手掌温暖干燥,手臂稍稍一发力,就把他带到了“副驾”上。
“我还以为你不敢上来呢。”陆明骁在“嘟嘟哒哒”的杂音中大声说:“这种手动挡的四轮车用在田间地头上,管的不严,自家开的时候也不是非要有驾照,很好开的,要不要开两圈试试?”
“不了吧……”姜怀瑜抬手按住头顶的棒球帽。
乡村里几乎都是整齐的水泥路,一条条弯曲的路连接着一户户人家,坐在四轮车上视野开阔,得以俯瞰周围如波浪般起伏着的田野,小小的房子就点缀其间。
机械的噪音有点大,姜怀瑜的心情随着绿意惬意的起伏着。
“其实咱们家还不错的。”陆明骁问:“要不要留下啊?”
这句话他没刻意提高音量,很快便淹没在噪音和风声里。
……
当陆明骁开始疯狂补作业时,姜怀瑜收拾好行李,准备回申市了。
提前回去是因为姜怀宁的爷爷过寿,姜家一向重视孝道和家族间的凝聚力,老人过寿,家里的小辈只要没有要事的,基本上都要回去,在外“游学”的姜怀瑜当然也不例外。
姜怀瑜问了陆明骁要不要一起回去,陆明骁的答案是:
“作业还没写完呢,开学查作业,晴姐又要被叫到办公室训话。”
他似乎从没考虑过,姜怀瑜说的“回去”,期限是多久,有可能久到他再也不用写这份作业。
这就是他的态度了,他还是拒绝回到姜家。
三口人都去火车站送姜怀瑜,行李箱坏了的轮子被陆明骁修好了,到陆明骁还是帮他拎了一路,交了出租车到火车站,一路上陆明骁很少见的安静。
李晴和陆川眼里满是不舍,整个假期,他们都很克制,不想让姜怀瑜感到一丝压力,毕竟在这个孩子十六年的人生里,他们完全就是陌生人,怎么能要求孩子对突如其来的爱意照单全收呢?
直到这一刻,那些克制的爱才流露出端倪,李晴红了眼眶,怕姜怀瑜看见,偏过头去擦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