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金庸评各版黄蓉 > 第9章(第2页)

第9章(第2页)

贾似道所言,虽说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编织的理由,但也并非空穴来风,都是客观存在的困难。

而赵禥哪懂的这些政务之事,被他这三条理由说得哑口无言,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满朝文武,皆是贾似道门生故旧,此刻纷纷出列,众口一词。

“太师老成谋国,臣等附议!”

“请陛下三思,切不可因一时意气,动摇国本啊!”

这时,站在左侧的一位身穿青袍的老臣站了出来:“老臣有本奏上。”

正是左丞相江万里。

“江爱卿请讲。”赵禥知道江万里素与贾似道不和,满怀希冀地看着他。

江万里拱手道:“老臣以为,襄阳乃我大宋北方重镇,关乎国家存亡。郭靖将军夫妇忠勇可嘉,我朝理应全力支援。贾相所言三难,确有道理,但并非无法克服。”

贾似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却没有打断。

江万里继续道:“一,关于国库空虚。可动用盐铁茶酒等专卖收入,暂时调拨一部分用于襄阳。二,关于临安兵力不足,若襄阳城破,蒙古大军兵锋南下,纵有百万雄兵死守临安又能如何?必定要边关安定,京城方可无忧,此乃守御之道。三,关于路途遥远。可令各地兵马分批前往,先遣轻骑快马,后续大军徐徐跟进。”

他这番话也说得有理有据,赢得了不少大臣的点头赞同。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身材微胖、面容圆润的中年官员站了出来,拱手道:“臣签书枢密院事文及翁,有本奏上。”

宋度宗点头示意:“文爱卿请讲。”

文及翁先是向贾似道投去一个恭敬的眼神,然后才开口道:“江相所言,虽有道理,但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当前我朝面临的威胁,并非只有来自北方的蒙古,也有来自东南沿海的倭寇骚扰。”

他声音洪亮,字字铿锵:“近年来,倭寇不断袭扰我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我朝将兵力调往遥远的襄阳,沿海防务必然空虚,后果不堪设想。”

这番话一出,朝堂上又是一阵议论纷纷。

贾似道满意地点了点头,显然这是他事先安排好的。

江万里正要反驳,又有一位身着绯袍的官员站了出来:“臣中书舍人留梦炎,有本奏上。”

赵禥已经有些不耐烦,但还是点头示意他说话。

留梦炎一脸严肃:“臣以为,郭靖虽然忠勇可嘉,但他毕竟只是一介武夫,并非朝廷正规将领。若朝廷为一个江湖人士大动干戈,配置调动大量兵力和资源,若他拥兵自重,犯上作乱,恐难制约。”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却明显是在贬低郭靖的地位和价值。

赵禥叹了口气,看了看朝堂上的情况,支持援助襄阳的只有江万里、马廷鸾等少数几位正直大臣;而贾似道一派则人多势众,文及翁、留梦炎、陈元靓等人纷纷站出来,各种理由层出不穷,将援助方案一再驳回。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之际,一位身着绿袍、面容沉静的官员站了出来:“臣户部侍郎程元凤,有本奏上。”

“程爱卿请讲。”

程元凤拱手道:“臣以为,襄阳确实重要,但当前国库空虚是不争的事实。若要援助襄阳,必须量力而行。”

他沉吟片刻,继续道:“臣建议,可调拨精兵一万,粮草三万石,金帛十万贯,分三批送往襄阳。这样既能表达朝廷对襄阳的支持,又不至于过度消耗国力。”

这个折中的方案,立刻得到了贾似道的支持:“程大人所言极是,既顾全大局,又不失对襄阳的支持。老臣赞同。”

见贾似道表态支持,朝堂上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就连江万里和马廷鸾,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大幅缩水的方案。

宋度宗看着这一幕,心中又气又恼,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在贾似道的强势压制下,这已经是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