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乱世的苦难如无尽深渊,永无止境。
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如恶魔般席捲大地。
大地乾裂,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痕,似大地绝望的呼喊,每一道裂痕,都似要吞噬世间一切。
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瞬间陷入绝境,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在这片土地上频繁上演,人性在飢饿的逼迫下,渐渐扭曲成狰狞模样。
匡祖和孩子们所在的小院,也未能逃脱这场厄运。
他们常常饿得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每一口食物都无比珍贵,那是他们在这残酷世界生存下去的微弱希望。
即便如此,仍有丧心病狂之人,为了一口吃食,不惜对孩子们下手,试图抢夺他们少得可怜的食物,让孩子们在恐惧中瑟瑟发抖。
与此同时,官府不但不开仓放粮賑济灾民,反而变本加厉地徵收赋税,美其名曰“抗敌军需”。
衙役如狼似虎,挨家挨户搜刮。
稍有不从,便是严刑拷打,手段残忍至极。
他们用烧红的烙铁烫在百姓皮肤上,嗞嗞作响,皮肉瞬间焦糊,空气中瀰漫著令人作呕的焦臭味;用竹籤钉进百姓指甲缝,惨叫声此起彼伏,让人毛骨悚然。
匡祖那本就破旧不堪的小院,被洗劫一空,仅有的几件稍值钱的物件都被抢走。
他悲愤交加,满心怒火却无处发泄,只能眼睁睁看著生活坠入深渊,一步步滑向绝望的谷底,对这世道的绝望,如野草般在心中疯狂生长。
在这无尽的绝望深渊中,匡祖心中的怒火如地底岩浆,渐渐燃起,且越燃越旺。
他看著身边受苦受难的百姓,看著孩子们饿得奄奄一息,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愤懣,对这腐朽不堪的世道发出愤怒质问:“这大明的天下,究竟是百姓的天下,还是权贵们的天下?为何我们这般辛苦劳作,却要遭受如此非人的苦难?”
然而,他的质问如石子投入茫茫大海,未激起一丝波澜,得不到任何回应。
回应他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和百姓们无助的哭声。
一日,阿强在街头卖艺时,听闻了一些关於起义军的传闻。
据说,起义军打著“均田免赋”的正义旗號,所到之处,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深受民眾拥护与爱戴。
阿强心中顿时燃起一丝希望,仿佛在黑暗深渊中瞥见了一丝曙光。
他急忙回到小院,將这个消息告知匡祖。
匡祖听后,眼中闪过一抹久违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憧憬,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匡祖和阿强决定带著孩子们,踏上寻找起义军的征程。
他们深知,此去必定充满艰险,前途未卜,但留在原地,无疑只有死路一条。
於是,他们收拾简单行囊,怀揣一丝希望,毅然踏上这未知而充满挑战的旅途。
一路上,他们目睹无数惨象,仿若置身人间炼狱。
村庄被战火焚毁,化为一片废墟,残垣断壁在风中呜咽,似在诉说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淒凉。
烧焦的樑柱横七竖八地躺著,偶尔还能看见未燃尽的灰烬在风中挣扎。
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那哭声中饱含著无尽的悲痛与绝望。
老人们眼神空洞,默默流泪;妇人们紧紧搂著孩子,惊恐万分;孩子们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恐惧与迷茫。
战爭的硝烟如浓重的阴霾,瀰漫在每一寸土地上,刺鼻的气味让人呼吸困难,死亡的阴影如影隨形,笼罩著每一个人。
匡祖和阿强小心翼翼地带著孩子们前行,时刻警惕,躲避著官兵的追捕和土匪的抢劫。
他们时常忍飢挨饿,疲惫不堪,身体仿佛被抽乾了所有力气,但心中那一丝信念,如同一盏微弱的灯火,支撑著他们不断向前。
然而,飢饿、疲惫和恐惧如影隨形,孩子们时常因体力不支而摔倒,匡祖和阿强只能看著心疼,却无能为力,只能不断鼓励彼此,在心中默默祈祷能早日找到起义军。
这日,他们来到一个偏僻的山谷,打算稍作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