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市场上还没有甘梅粉这种东西,可她会自制啊!
于是,又买了话梅干,白糖以及橘子。
陈皮太贵了,她买不起,把橘子皮晒上几天,一样是陈皮。
至于另外一个原料甘草,也是太贵了,暂时买不起,等什么时候买得起了再加上甘草。
她没带多少钱,买的不多,还买了一套捣蒜套装,到时候直接在宿舍里做。
她怕回家以后梁建国又说她瞎折腾。
一回到宿舍,就洗手开始吃橘子。
吃了三五个吃不下了,便将橘子皮洗一洗,晾晒在窗户边,然后开始捣话梅干。
她买的话梅都是去过核的,所以省去了去核工序,直接捣,捣烂了,有些湿,拿出来晾晒,然后继续吃橘子。
直到吃不动了才回家。
出门看到大门口的钟表,已经四点多了,她没走。
蹲在大门口,等学生放学,等职工下班。
她想看看,学校门口都卖什么东西,学生都爱吃什么。
职工都爱吃什么。
很快,学生放学了,卖棉花糖,糖葫芦的两个摊位已经就绪,旁边还有几个卖文具的,卖小零食的。
就是辣条酸楂条之类的。
棉花糖和糖葫芦都贵一些,买的不多,但小零食摊,却被围的水泄不通。
孩子的经济能力还是太差啊。
很多孩子放学后就直接回家了,但还有一些,却是守在印刷厂门口不走。
很显然,是在等父母下班。
学校的孩子都走了,可那几个摊位却没走。
梁秀兰也不走,就看看最后他们能等来什么。
五点半,印刷厂的员工陆陆续续走了出来。
很多孩子高兴的又蹦又跳。
梁秀兰还在感慨,孩子有多爱父母,蹦的就有多高。
可下一刻,却看到人群都朝着棉花糖和糖葫芦去了。
孩子拉到大人的那一刻,就是往糖葫芦摊儿上拽。
原来如此……
所以,甘梅薯条可以直接摆在印刷厂门口,也省得来回挪。
印刷厂门口还停着一个卖烧饼的,一个卖馒头的,卖汤面的。
很多职工都会在这里买了烧饼或者馒头再走。
也有坐在汤面摊上吃饭的。
梁秀兰觉得,将摊子摆在这里,绝对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