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他就把今天拍摄的一些事,跟陈瑾详细的说了下。
“大哥,辛苦!”
陈瑾朝程龙钦佩的说了声,而后才在那道:“大卫,其实大哥做得是对的……”
“我知道他做得对,但其实可以有其他办法,比如跟群演说这件事,我想他应该也能演出来!”
“其实这场戏,大哥不是关键!”
陈瑾作为研究了《香江行》很久的“编剧”,他当然有这个发言权。
他让大卫做导演,也只是想当个甩手掌柜过把瘾,倒不是说他不会导演,甚至他做制片人,其实比这个导演更好,可以掌控全局,对作品更有把握。
就像现在,他要说服大卫一些新导演的想法。
“一个人人嫌弃的拾荒者,最后完成了自己最高光的人性展示!”
“这种嫌弃,需要其他人来配合,光靠大哥一个人演是没用的!”
“而且,不是说商业片就完全不需要表演,只是说对比商业片,他有讨巧的部分,有些不需要表演去展示!”
“可角色的丰富,是需要靠演员和剧情,其他角色来推动的!”
这几点,其实大卫很清楚。
他只是不太好掌握那个度!
“这剧本,人物非常关键!”
“所以我们几个主角,肯定是要把底层的那种人物逻辑给演出来!”
“譬如大哥,人人嫌弃!”
“我,保家卫国,舍身忘死!”
“贝尔,最复杂的一个人性,从前期的自私,到最后人性的绽放,这都是需要靠表演来完成的!”
这些老外,还是不理解东亚的那种人物情感啊!
看来,还得自己盯着才行。
因为在美国,流浪汉实在是太常见了,以至于他们觉得,这太习以为常了,哪怕他们拯救了人类,其实也很正常。
美国流浪汉里面,真有人才,老美精英教育只是对他们选择了无视。
而东亚不同!
流浪汉,就是被人嫌弃的。
这种认知方面的差距,就会导致拍摄方面的一些认知差距。
大卫其实内心一开始觉得只需要拍出流浪汉的一种底层状态就行了,可众人鄙夷的一个流浪汉,最后高光的展现,其实更会让人动容。
这是一种超强的反差爽感。
“明白了!”
“你这么说,我就知道,以后该怎么拍了!”
注重人物的细节拍摄,而不是北美好莱坞擅长的画面、冲突!
人性的刻画,在北美的文艺片中很多,而爆米往往是非常少的,就是这个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