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乔之所以记得这一套方案,完全是因为在另一个世界某个不愿透露姓名的苏姓国家的经典车辆嘎斯系列,早期就采用的是这一套方案,可靠性可以说是非常高。
虽然这套方案的成熟度非常高,但是这套方案就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这套四驱越野系统,是纯手动的系统,需要驾驶员在手动玩变速箱的同时,还要再玩这套变速系统。
如果驾驶员因为过于紧张,或者是其他原因,没有正确的使用这套系统,那车辆可是分分钟趴窝给你看。
这就让乔不太想采用这套系统。
而除了这个方案之外,乔还有一个弹簧预紧多片离合器的方案。
与之前那套方案相比,这个方案就显得自动了很多,作为机械限滑差速器里程碑级别的东西,这玩意在另一个世界间战期中倒腾出的军车上被大量使用,比如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德姓国家的装甲车就采用了这种差速器。
这玩意的成熟度虽然没有前面那套手动的玩意可靠性高,但是成熟度同样不低,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玩意就像是某德姓国度的传统艺能一样,维护周期比较短,并且几乎是在以吃轮胎的速度消耗轮胎。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乔依旧不太想用这套系统。
乔最想用的还是最古老,最经典的某奥姓汽车厂,在拉力赛中横扫四方,号称你只用踩油门,剩下的事情交给quattro的托森差速器。
这个差速器好啊,只要驾驶员会踩油门,有个好的轮胎,就算是再烂的路面都能够带着驾驶员飞起来。
当年乔买不起装这套差速器的车,现在利用职务之便,让自己爽一下,还能够推进汽车的发展,一举好几得。
就在乔阐述完自己设想的这三种技术路线之后,无论是车库帮的小子们,还是罗罗公司的负责人和工程师,看着乔的眼神都好像是在看外星人。
只有完全不懂技术的凯瑟琳女士,端着茶坐在一旁一副好无聊,好想睡觉的样子。
看到罗罗工程师们的表情,乔就知道这三种模式,目前肯定没人用,甚至都没人见过,既然都没人见过……那这些可就都是老乔我的原创了。
托森差速器现在也该姓哈里森了!
这一下原本昏昏欲睡的凯瑟琳女士也不能再打瞌睡了,因为她现在得帮乔写申请专利的文件了。
面对乔提出的三种技术路线,在与罗罗公司的工程师,还有车库帮小子们的探讨中,最成熟的开放式差速器+分动箱硬连接+手动牙嵌锁的技术路线成为了最先出局的技术路线。
毕竟在造飞机发动机和坦克之前,罗罗公司可是一个造超豪华汽车的公司,对于技术多少还是有些追求的。
这么一套还要驾驶员学习如何使用的四驱系统,罗罗公司觉得不太行。
接着便是弹簧预紧多片离合器与哈里森差速器之间应该选择哪一个。
但是在这里乔与罗罗公司稍微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分歧,乔自然是更喜欢哈里森差速器的,毕竟当年拉力之王的配件,绝对能够让那些装甲运兵车跑的和兔子一样快,而且退一步来说。
作为一个喜欢在正式攻击之前,先去前线侦查环境的人,乔始终面临一个自己应该开什么东西去前线的问题。
坐坦克去动静实在是太大太显眼了,而自行车与摩托这种肉包铁,乔又不愿意碰。
所以对于高速越野车辆,乔本人其实也有着迫切的需求。
可是罗罗公司觉得,这个名为哈里森差速器的依赖涡轮杆自锁原理的扭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虽然看起来很棒,想一想也觉得很棒,几乎肉眼可见的能够用在高速越野车辆上,并且只需要给油就能够完成越野。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这玩意都要上涡轮杆了,对于机械加工工艺的要求一望而知的高,在战时环境下,搞这种东西真的可以吗?
虽然乔很想要quattro,但是作为一个听人劝吃饱饭的人,乔还是决定听从罗罗公司的建议,在装甲运兵车上采用弹簧预紧多片离合器,然后搞一个八轮装备了炮塔重量在六吨上下的装甲运兵车出来。
当然了,由于这次是另起炉灶制造新车,动力系统也不用再沿用皇家之拳系列坦克的动力系统,所以罗罗公司准备采用战前他们自己倒腾的变速箱与悬挂系统,搭配现在正在生产的航空发动机,弄一款重型越野车出来。
当然,由于这玩意用了乔提供的差速器设计方案,虽然战时生产的东西,乔得去找陆军部要钱,但是如果战后罗罗公司还想要用这一套东西,就得给乔掏钱了。
但是罗罗公司显然觉得,单纯掏钱的商业合作模式有些太低效了,谁家工程师能够一口气从裤裆里掏出三种差速器组合方案啊?
乔去参军完全就是布尼塔尼亚工业界的损失,乔是工业界的瑰宝!
所以罗罗公司的负责人干脆的询问乔,愿不愿意在罗罗公司担任一个顾问的工作。
所谓顾问嘛,就是顾得上的时候再问,所以这份工作不影响乔继续在部队中发光发热,只是乔什么时候再有好的想法,能够优先罗罗公司。
对于这个提议,乔当然不会拒绝,实际上在确定了装甲运兵车采用轮式布局的时候,乔就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对于一支机械化部队来说,除了满地爬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些其他的运输车辆。
就像是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姓国家,在第二次意见交流会中大量使用的威利斯吉普那种玩意。
虽然过去在前线没有坐过几次车,但是有幸坐过的那几次,那些轿车的通过性都给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