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大明王朝1627起点 > 第42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第5页)

第42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第5页)

雨水已经小了些,但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在青石板上溅起一朵朵细碎的水,汇成溪流,流向远方。

两人一路无话。

快到东华门时,一名小太监突然打着伞,从后面匆匆赶了上来。

“国公爷,请留步!”

小太监跑到跟前,恭敬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卷轴。

“陛下刚刚写了两句诗,命奴婢送来给国公爷。”

张惟贤此刻还有些恍惚,脑海里依旧回荡着皇帝最后那句“风物长宜放眼量”,和那句“朕心中的天下,与国公想的,终究是不一样的”。

到底……是哪里不一样?

他下意识地接过卷轴,以为是补全了这首诗,干脆也懒得去看。

随手揣进袖中,便钻进了早已等候在宫门外的肩舆。

肩舆摇摇晃晃地启动,在雨中缓缓前行。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喧闹声。

“哎!当家,快把水倒进缸里,赶紧再多接一点,这雨眼见着就快停了!”

“知道了知道了!你个老婆子,喊什么喊!”

“快些啊,这掉的哪里是雨,分明全是银子!”

张惟贤被这充满生气的声音唤得回过神来。

——这雨要是停了,明天的朝会应该正常进行吧?

到时候,陛下他又会作什么惊人之语呢?

他从袖中掏出那个卷轴,漫不经心地打开。

只看了一眼,他的呼吸便猛地一滞!

那宣纸之上,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只有两行用朱砂写就的大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张惟贤的生年不可考,我是根据诸多线索推断他此时应该在60左右。

这些线索包括他父亲张元德生年,张惟贤本人袭爵时间,过世时间等,误差应该不会太大。

时间既然差不多,那我干脆设定他是大明1566时出生,这样他的一生就横跨了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六朝。

——

明代北京城的饮水很糟糕,打出来大部分是苦水井,甜水井只有少数,都要钱去买。当时城内挑水卖的多数是山西人:“京师担水人皆系山西客户,虽诗礼之家,担水人皆得窥其室”——《旧京遗事》

——

有趣的是,清朝入关后,满、汉、蒙二十四旗也驻扎在城内,而他们的随营伙夫多是山东人(可能因为山东最先被拿下?)。

所以自此山东山西两伙人为了甜水互相争抢,最后还是山东帮赢了。

从此京城水源被垄断,他们就能坐地升价了:“高抬水价,不过井户各分地段,借口天旱以虐人耳,岂真旱魃之虐哉!”——《申报》

——

最后,张惟贤的出生时间我设定为嘉靖四十五年,正是陈宝国老师主演的《大明1566》的最后一年。

我稍后会把张惟贤这一生的时间线整理一下,放到作品相关里,内容精简一下,带大家感受这位甲老人的一生。

看看在他的视角里,整个国家是怎么走向衰亡的。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