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大明王朝1627笔趣阁 > 第60章 因名而生因名而死(第3页)

第60章 因名而生因名而死(第3页)

久而久之,没有东林,也有东林。

就像历史上,崇祯二年以后尽罢东林,他们在地方上当了十几年在野党。

日日夜夜被当做东林党去针对和攻讦,这样的压力,反而迫使他们真正凝聚在一起,就此真正变成一个初具雏形的政党,乃至于后面能够以地方文社来操纵宰辅人选……

但话说回来。

名之一事,最有话语权的难道不应该是皇帝吗?

朱由检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玩味的微笑。

秦王扫六合,以法为尊。

汉武罢百家,独尊儒术。

而后赵宋又以程朱理学为官学,所谓新学、旧学,都要从程朱之中去寻找支持。

如此纵观历朝历代,官学莫不都是压着私学打的。

唯独到了这晚明年间,国事衰微,人心思变,这才有心学泛滥之事。

其间又交织着理学、气学、西学,实在是好大一缸浓烈的酱醋!

可朕,是新的皇帝。

新的皇帝,也将带来新的时代!

新的时代,也该有新的思想,新的“道”要去阐述!

就让朕来看看,是你们那传承千年的儒家之术更强,还是朕这来自后世的屠龙之术,更为犀利吧!

至于所谓东林、阉党,既然过去因名而生,那么未来必然可以因名而死!

其实东林名单有至少7份,如《东林同志录》、《东林朋党录》、《天鉴录》、《盗柄东林伙》等等。

我实在没时间看完了。就以《东林点将录》来整理,毕竟这个有水浒108将,比较有趣,看起来不累。

——

除了东林名单中的,也有不少人因门户被罢斥,这部分数据我是从明熹宗实录里找的,一共130人,估计遗漏了不少,将就看吧。

——

上述两份名单我都发在作品相关《天启年间门户罢斥名单》中,大家也可以一起看看,你们是不是能够识别更多人才——反正我写这本书之前,就只认得这几个哈哈。

——

东林名录中,各人的学术派别参考黄宗羲的《明儒学案》。

——

文中所说“歙县丝绢案”,其实就是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中,那个“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的原型。

这件事从嘉靖十四年开始,折腾到万历七年,勉强搞了个裱糊方案。

感兴趣可以自己搜来看,是以小见大看大明的好故事。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