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
那名内使领了旨意,又匆匆跑了下去。
片刻之后,就见那片原本骚动的射场,突然爆发出一阵阵压抑不住的惊叹之声。
那惊叹声此起彼伏,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引得周遭其他射场的兵卒也频频侧目,最终,竟围起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的大圈。
朱由检心中好奇难耐,他端起茶杯,轻轻撇去浮沫,装作尽在把握中的样子。
但心中已经是焦急如火……
莫不是什么龙王回家,歪嘴一笑的打脸把戏吗?朕也很感兴趣啊!
……
比试进行的很快,不到一个时辰,各个射场的校阅便纷纷结束。
数十名监察的内使,各自领着一队队通过比试的兵卒,汇集到高台之下。
高时明与徐应元亲自下台,拿着名册一一核对,清点人数,最后才面带喜色地重新登台。
徐应元手捧着一本厚厚的名册,亲自向朱由检汇报战果,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
“启禀陛下!本次校阅,四卫营、勇卫营,共计……”
“受下赏者,两千两百七十三名!”
“受中赏者,六百一十二名!”
“受上赏者,二十八名!”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朱由检,才迟疑着继续说道:“受……特赏者,一名。”
“哦?”朱由检挑了挑眉,“特赏者?莫非就是那个管马的?”
“正是此人。”徐应元答道。
“有意思。”朱由检的兴趣彻底被提了起来,他站起身,朗声道:“好!传朕旨意,让诸位勇士,登台领赏!”
——
天师庵草场离腾骧四卫驻地很近,事实上这样的草场北京城里有三个,都归御马监管。
这里的草场不是“种草”,而是“收草料”,“存豆料”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战马草豆仓库。
【本章推演虚构】
1。关于筛选出的“勇士”,居然能有3000人这个事情,我得解释一下。
2。天启六年十二月,两营已经整顿过一次了,回报的文官原话是“皇上注意禁旅,特界内臣简练,数月来亦既改观”——《明实录》
3。再参照崇祯中期,也是从两营近万人马整训出一营3000人,故如此设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