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北有后金虎视眈眈,丁卯之役中进掠朝鲜,而大明却无能为力。”
“关中灾旱渐渐显,民无隔季之粮,兵无三月之饷。只需要一点火星迸射,瞬间就是地崩山摧。”
“伴伴,你告诉朕,此情此景,像不像历朝历代,王朝末年的景象?”
高时明内心惶恐,却还得装做一副认真听讲、忧国忧民的摸样。
“以史为鉴,如今这天下,危若累卵,却不知是会先毁于关外的蛮夷,还是会先烂死在揭竿而起的黔首之中了。”
“若是不做改变,这大明,纵使不亡在朕这一世,恐怕,至多也不过亡在下一世罢了。”
朱由检缓缓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高时明的身上。
那目光深邃、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所以,若是说志向,那么朕的志向,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
他一字一顿,字字铿锵。
“那便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说到这里,朱由检猛地伸手,紧紧握住了高时明的双臂,四目相对,眼神中是前所未有的认真与郑重。
“高伴伴,你既看不清自己的志向。”
“那么,何不就以朕的志向,为你的志向!”
“你说呢?!”
梦想这个词在古代多用于“空想”,“睡梦之想”。
例如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忽寢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
高时明入宫、出生时间不可考,书中为大概推算而已,勿cue。
他的坟墓在后世挖出来了,挺小的,不算豪华,我放彩蛋章里了。
坟墓上题“一化元宗洞主”,石刻楹联为:“仁民爱物维国运,复忱怀伦衍圣传”。
这个一化元宗,就是他编写的《一化元宗》养生道书。
——
刘若愚,司礼监秉笔太监,本名时泰,避光庙年号改名。
我大量引用他的《酌中志》。
父亲是刘应祺,官至辽阳协镇副总兵,和李成梁有冲突,为李成梁迫害,最终回乡病死。
他则自称是:“累臣若愚,生于万历甲申二月,至戊戌七月悖父兄之教,感异梦而自宫。”
谁知道真正自宫的原因是什么呢?会不会是为了帮助他远在辽东的父亲呢?不得而知。
——
万历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命编修韩爌、简讨朱国祯、沈教内府司礼监书堂——《明神宗实录》
对了,魏忠贤也在这一期里读书,但是插班生过去的。
——
最后,今天这两章都是3k,加起来6k,比平时多了2k哈哈。
出了新书期,我总算可以放开手脚多写一点了。
朋友们!下周一帮我追读!不想再输了t_t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