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读过的史书、听过的故事车载斗量,可哪里听闻过,有皇帝会问一个臣子的志向?
更不用说,竟然有皇帝会说,要以他的志向,来作为臣子的志向!
这是何等的……可怖?又是何等的……恩宠?
高时明觉得,就算是他孤陋寡闻,就算是史书上真发生过这种事情!
那也应该是发生在文王与太公望、汉武帝与冠军侯那样的千古君臣之间。
怎么会……怎么会轮到他一个六根不全的阉人!
一个奴婢,哪配有自己的志向?奴婢的志向,不就是主子的喜好吗?
想到这里,高时明只觉一颗心在胸膛里疯狂地跳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山。
那火焰,是前所未有的知遇之恩;那冰山,却是对这未知命运的彻骨寒意。
就在他心神激荡之际,一个身影捧着一迭名册,从他身边匆匆路过,带起一阵微风。
“刘若愚。”
高时明几乎是下意识地,用有些干涩的嗓音,叫住了那人。
捧着名册的太监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会被叫住,他连忙转身,躬身行礼:“老祖宗,您有何吩咐?”
来人正是刘若愚,宫中的异类。
其他内使或因家贫,或因野心,自愿或被动地入宫。
只有这家伙,父亲是辽东总兵,却搞了个什么因感异梦入宫,是以向来与宫中其余人格格不入。
高时明的目光,没有看他的眼睛,而是落在了刘若愚的嘴唇上方。
那里,有新刮过不久,却又冒出头来的淡淡的青色胡茬。
不像他,这辈子,脸上都是光溜溜的,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粗糙扎人的触感。
他忽然有些怅然。
良久之后,才用一种自己都觉得陌生的声音,轻声问道。
“若愚,你的志向是什么?”
刘若愚一怔,猛地抬起头,脸上一时全是疑惑。
……
乾清宫里。
朱由检搓了搓手,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期待,像个即将拆开新年礼物的孩子。
他终于可以仔细看看这份天启年间因门户而被罢斥的人员名单了!
抽卡!抽卡!抽卡!
这听起来,似乎只是一份二百多人的名单,寥寥数页纸就可以写完。
但实际上,这份名单的工程量浩大到惊人。
李国普不仅将每个人的名字列出。
更在后面详细写明了其人因何事、在哪一年被罢斥,全部援引自通政司的奏疏、诏令,可谓一丝不苟。
而高时明,则更是细心地将这份名单用后世表格的形式重新誊抄了一遍。